铁棒锤茎叶
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:铁棒锤茎叶
拼音注音
Tiě Bànɡ Chuí Jīnɡ Yè
英文名
Leaf of Pendulous Monkshood, Root of Yellow Monkshood
出处
出自《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毛茛科植物铁棒锤和伏毛铁棒锤的茎叶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Aconitum pendulum Busch[A.szechenyianum Gay.]2.Aconitum flavum Hand.-Mazz.[A.anthora L.var.gilvum Maxim.]
采收和储藏:7-8月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Aconitum pendulum Busch[A.szechenyianum Gay.]2.Aconitum flavum Hand.-Mazz.[A.anthora L.var.gilvum Maxim.]
采收和储藏:7-8月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1.铁棒锤,多年生草本,高30-100cm。块根倒圆锥形,褐色。茎直立,不分枝或分枝,无毛,有时在上部疏被短柔毛。叶互生;茎下部叶在开花时枯萎;叶柄长4-5mm,上部叶几无柄;叶片宽卵形,长3.4-5.5cm,宽4.5-5.5cm,3全裂,全裂片二回近羽状深裂,末回裂片线形,宽1-2.2mm,两面无毛。总状花序顶生,长7.5-20cm,花序轴和花梗密被伸展的黄色短柔毛;下部苞片叶状或3裂,上部苞片线形;花梗长2-6mm;小苞片生花梗上部,披针状线形,疏被短柔毛;花两性,两则对称;萼片5,花瓣状,上萼片船状镰刀形或镰刀形,具爪,下缘长1.6-2cm,弧状弯曲,外缘斜,侧萼片圆倒卵形,长1.2-1.6cm,下萼片斜长圆形,黄色,常带绿色,有时蓝色,外面被近伸展的短柔毛;花瓣2,瓣片长约8mm,唇长1.5-4mm,距长约1mm,向后弯曲,无毛或被疏毛;雄蕊多数,花丝全缘,无毛或有短毛;心皮5,无毛或被短柔毛;花柱短。蓇葖果,长1.1-1.4cm,无毛。种子多数,倒卵状三棱形,长约3mm,光滑,沿棱有不明显的狭翅。花期8-9月,果期9-10月。
2.伏毛铁棒锤,多年生草本,高35-100cm。块根胡萝卜形,褐色。茎直立,通常不分枝,中部以下无毛,中部以上被反曲而紧贴的短柔毛。叶互生;茎下部叶在开花时枯萎;叶柄长3-4mm;叶片宽卵形,长3.8-5.5cm,宽3.6-4.5cm,基部浅心形,3全裂,全裂片二回羽状深裂,末回裂片线形,宽1-2mm,两面无毛,边缘疏被短柔毛。总状花序顶生,长8-20cm,花序轴和花梗密被紧贴的短柔毛;下部苞片叶状,上部苞片线形,花梗长4-8mm;小苞片生花梗顶部,线形,花两性,两侧对称;萼片5,花瓣状,上萼片盔状船形,近无爪或具短爪,高1.5-1.6cm,下缘斜升,上部向下弧状弯曲,外缘斜,侧萼片长约1.5cm,下萼片斜长圆状卵形,黄色,常带绿色,或暗紫色,外面被短柔毛;花瓣2,瓣片长约7mm,唇长约3mm,距长约1mm,向后弯曲,疏被短柔毛;雄蕊多数,花丝全缘,无毛或疏被短柔毛;心皮5,无毛或疏被短柔毛,花柱短。蓇葖果,长1.1-1.7cm,无毛,种子多数,倒卵状三棱形,长约2.5mm,光滑,沿棱有狭翅。花期8-9月,果期9-10月。
2.伏毛铁棒锤,多年生草本,高35-100cm。块根胡萝卜形,褐色。茎直立,通常不分枝,中部以下无毛,中部以上被反曲而紧贴的短柔毛。叶互生;茎下部叶在开花时枯萎;叶柄长3-4mm;叶片宽卵形,长3.8-5.5cm,宽3.6-4.5cm,基部浅心形,3全裂,全裂片二回羽状深裂,末回裂片线形,宽1-2mm,两面无毛,边缘疏被短柔毛。总状花序顶生,长8-20cm,花序轴和花梗密被紧贴的短柔毛;下部苞片叶状,上部苞片线形,花梗长4-8mm;小苞片生花梗顶部,线形,花两性,两侧对称;萼片5,花瓣状,上萼片盔状船形,近无爪或具短爪,高1.5-1.6cm,下缘斜升,上部向下弧状弯曲,外缘斜,侧萼片长约1.5cm,下萼片斜长圆状卵形,黄色,常带绿色,或暗紫色,外面被短柔毛;花瓣2,瓣片长约7mm,唇长约3mm,距长约1mm,向后弯曲,疏被短柔毛;雄蕊多数,花丝全缘,无毛或疏被短柔毛;心皮5,无毛或疏被短柔毛,花柱短。蓇葖果,长1.1-1.7cm,无毛,种子多数,倒卵状三棱形,长约2.5mm,光滑,沿棱有狭翅。花期8-9月,果期9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1.生于海拔2800-4500m的山地草坡或林缘。
2.生于海拔2000-3700m白山地草坡或疏林下。
资源分布:1.分布于陕西南部、甘肃南部、青海、河南西部、四川西部、云南西北部、西藏。
2.分布于内蒙古南部、宁夏南部、甘肃、青海、四川西北部、西藏北部。
2.生于海拔2000-3700m白山地草坡或疏林下。
资源分布:1.分布于陕西南部、甘肃南部、青海、河南西部、四川西部、云南西北部、西藏。
2.分布于内蒙古南部、宁夏南部、甘肃、青海、四川西北部、西藏北部。
性味
苦;辛;温;有毒
归经
心;肺经
功能主治
解毒;消肿止痛。主跌打损伤;刀伤;痈肿;疮疖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煎水洗。
复方
①治跌打损伤:铁捧锤叶揉碎敷在伤口上。(《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②治疮疖:铁棒锤茎煎汤外洗。(《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③治恶疮痈肿:铁棒锤茎叶煎水洗。(《陕西中草药》)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
《*辞典》:铁棒锤茎叶
拼音注音
Tiě Bànɡ Chuí Jīnɡ Yè
出处
《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》
来源
为毛莨科植物铁棒锤和伏毛铁棒锤等的茎叶,7~8月采收。
原形态
植物形态详"铁棒锤"条。
性味
《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苦辛,热,有大毒。"
功能主治
治跌打损伤,痈肿,疮疖。
用法用量
外用:捣敷或煎水洗。
复方
①治跌打损伤:铁棒锤叶揉碎敷在伤口上。(《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②治疮疖:铁棒锤茎煎汤外洗。(《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③治恶疮痈肿:铁棒锤茎叶煎水洗。(《陕西中草药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马桑根
- 罗布麻
- 玄参
- 大发表
- 牛蹄甲
- 辣木通
- 白乳菇
- 夏腊梅
- 雪乌
- 双飞蝴蝶
- 猴头菌
- 红子根
- 禹粮土
- 绢毛菊
- 伤寒头
- 芙蓉花
- 光叶巴豆树
- 葛上亭长
- 独龙
- 血当归
- 木馒头
- 化药
- 响叶杨
- 空心花
- 勒马回
- 木竹子
- 过墙风
- 长春花
- 黄瓜仁草
- 合掌消
- 绛梨木子
- 黄皮果
- 红缘层孔菌
- 朱砂根叶
- 金丝莲
- 枳椇叶
- 斑蝥
- 贴骨散
- 墨汁鬼伞
- 绛梨木根
- 锡
- 滇南杭子梢
- 蕲蛇
- 槐枝
- 羊胰
- 藏红花
- 大红袍
- 戟叶石韦
- 藤本夜关门
- 可爱花
- 博落回
- 光梗丝石竹
- 驴蹄草
- 野灯草
- 白子菜
- 苏铁根
- 大木通
- 蛇不见
- 华东木蓝
- 小叶鼠李
- 钮子瓜
- 东方乌毛蕨叶
- 花生衣
- 野芋实
- 广防己
- 狭叶垂头菊
- 八目鳗
- 山橘叶
- 玉簪花
- 紫玉盘
- 软骨过山龙
- 隔山撬
- 苍山冷杉
- 臭梧桐
- 碎骨红
- 有柄石韦
- 芸苔
- 对叶榕
- 石楠
- 旱前胡
- 打箭菊
- 孝扇草根
- 山漆树
- 温泉
- 刺梨叶
- 鹧鸪脂
- 衣鱼
- 岩泽兰
- 长前胡
- 中华莛子藨
- 桔梗
- 篦梳剑
- 黄荆
- 红背酸藤
- 睡菜
- 家独行菜
- 白千层
- 白刺
- 小三棵针
- 鹧鸪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