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慈姑
《*辞典》:野慈姑
拼音注音
Yě Cí Gū
别名
剪刀草(《分类草药性》),水慈姑、慈姑苗(《四川中药志》),燕尾草(《贵州草药》)。
出处
《四川中药志》
来源
为泽泻科植物长瓣慈姑的全草。夏,秋采收。
原形态
多年生水生草本,直立,高可达1米。须根。叶片窄狭,呈剪刀形,顶端的裂片较耳裂片为短,长3.5~9厘米,先端均长尖,绿色。总状花序;小花一般为3朵轮生,下部雌花具短梗,上部为雄花,具细长的梗;苞片披针形,基部略联合:花瓣较萼片大,白色,基部间或有紫色斑点;雄蕊多数,带堇色;心皮多数离生,密集成圆球状。果实斜倒卵形,直径4~5.5毫米,扁平,背部腹面均具薄翅。花期夏季。
生境分布
生于池沼及稻田中。分布华东及西南各地。
性味
①《四川中药志》:"性寒,味辛,有小毒。"
②《贵州草药》:"性寒,味甘。"
功能主治
治黄疸,瘰疬,蛇咬伤。
①《分类草药性》:"治蛇伤,敷一切恶毒疮。"
②《贵州草药》:"清热解毒,凉血消肿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外用:捣敷或研末调敷。
复方
①治黄疸病:水慈姑、倒触伞各一两。煨水服。(《贵州草药》)
②治九子疡:水慈姑根、黄山药根、独脚莲根各等分。研末,以适量调甜酒敷患处。(《贵州草药》)
③治蛇伤:㈠野慈姑、一支蒿。捣绒,包患处。(《四川中药志》)㈡水慈姑炕干研末,用二至三钱调水敷患者头顶百会穴;又用适量敷患处。(《贵州草药》)㈢鲜水慈姑二两,煨水服;并用适量煨水洗伤处。(《贵州草药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白花猪母菜
- 竹头草
- 野塘蒿
- 野升麻
- 白芷叶
- 野棕
- 滇南寄生
- 白矾
- 杜父鱼
- 断板龟
- 白线蛇
- 白栎
- 迎春花叶
- 白毛藤
- 白花蛇头
- 虉草
- 野百合
- 郁李仁
- 灯笼婆婆纳
- 野厚朴花
- 白榄根
- 杜根藤
- 滇羌活
- 白毛委陵菜
- 白狼毒
- 野料豆
- 白花鬼针草
- 白残花
- 白花灰毛槐树
- 白猪栗
- 野扁豆
- 煅石膏
- 蝇子草
- 迎红杜鹃
- 滇杠柳
- 白花龙胆
- 白石榴根
- 滇池海棠
- 野凤仙花
- 白花丹
- 野罂粟
- 灯盏细辛
- 野冬青果
- 野猪脂
- 滇南鸟足兰
- 野洋参
- 断血流
- 白猪母菜
- 野杜仲果
- 杜鹃兰
- 滇茵陈
- 毒芹
- 白杨树皮
- 野竹兰
- 白花草
- 白活麻
- 白花夏枯草
- 野兔脑
- 野山茶
- 白粉蕨
- 野冬菊
- 野大豆藤
- 灯笼泡
- 白皮柯
- 白炭
- 白果紫草
- 杜鹃花果实
- 野猪黄
- 独叶白芨
- 点头菊
- 独脚柑
- 越南樟皮
- 野牡丹
- 杜仲叶
- 白杜鹃花
- 野猪胆
- 滇车前
- 白杨枝
- 独叶一枝花
- 野罂粟壳
- 淡竹根
- 独脚金
- 白花蛇目睛
- 白肚
- 白枪杆
- 白苋
- 野拔子
- 野冬青皮
- 独脚乌桕
- 滇地黄连
- 红花岩黄芪
- 滇榧子
- 白花柴
- 滇瓦花
- 越南悬钩子
- 蘡薁藤
- 野厚朴
- 野亚麻
- 白花灯笼
- 野甘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