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照飘拂草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日照飘拂草
拼音注音
Rì Zhào Piāo Fú Cǎo
别名
眉毛草、地毛、牛毛草、田岸毛、牛毛毡、水虱草
来源
莎草科日照飘拂草Fimbristylis miliacea (L.)Vahl,以全草入药。
生境分布
北方地区,江苏、浙江向南至华南、西南。
性味
甘、淡,平。
功能主治
祛痰定喘,活血消肿。主治暑热,支气管炎,跌打损伤,小便不利,胃肠炎。
用法用量
1两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日照飘拂草
拼音注音
Rì Zhào Piāo Fú Cǎo
别名
筅帚草、鹅草
出处
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
来源
为莎草科植物日照飘拂草的全草。夏、秋采全草,晒干。
原形态
一年生草本,无根状茎。秆丛生,高10~60厘米,扁四棱形,具纵槽,基部包着1~3个无叶片的鞘。叶长于或短于秆,侧扁,剑状,先端刚毛状;鞘侧扁,背面呈龙骨状,边缘膜质,锈色,鞘口斜裂,无叶舌;苞片2~4枚,刚毛状,基部较宽。聚伞花序复出或多次复出;辐射枝3~6个;小穗单生于辐射枝顶端,球形;鳞片膜质,卵形,栗色,具白色狭边,背面龙骨突起,具有3条脉;雄蕊2;花柱三棱形,基部稍膨大,柱头3。小坚果倒卵状,麦秆黄色,具疣状突起和横裂圆形网纹。
生境分布
生于潮湿沼泽地区和水稻田中。我国除东北、西北地区外均有分布。
性味
性凉,味甘淡。
功能主治
清热利尿,解毒消肿。治暑热少尿、尿赤,胃肠炎,小腿劳伤肿痛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鲜品1~2两。外用:捣敷。
复方
治小腿劳伤肿痛;日照飘拂草、樟树皮、桃树嫩梢,加酒糟捣烂外敷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柳叶绣球菊
- 光叶石楠
- 野荞麦
- 甜石榴
- 赤楠
- 鹿寿草
- 白芥子
- 红雀珊瑚
- 假葡萄
- 展花乌头
- 红轮千里光
- 天竹黄
- 离根香
- 柯蒲木
- 孔雀尾
- 通城虎
- 骨把
- 大白顶草
- 鲨鱼翅
- 剑叶耳草
- 白芥
- 小芸木
- 华山矾根
- 山五味子根
- 大画眉草
- 麻油
- 工布乌头
- 藤仲
- 岩白菜
- 九龙藤叶
- 穗花蛇菰
- 吉笼草
- 旱前胡
- 朱蕉
- 野杜仲果
- 食茱萸
- 素兴花
- 巴豆壳
- 苦瓜子
- 毛叶石楠根
- 火绳树
- 羊蹄实
- 开口箭
- 胆南星
- 细花丁香蓼
- 水泽兰
- 地花生
- 西伯利亚蓼
- 毛杨梅皮
- 小麦
- 盘羊睾丸
- 苦艾
- 细叶藤柑
- 苍蝇草
- 九头妖
- 软丝藻
- 面筋
- 红山药
- 霞天曲
- 歪头菜
- 河豚鱼肝油
- 辣根菜
- 木半夏叶
- 太白贝母
- 山莓
- 软皮树
- 瘤毛獐牙菜
- 鹿胎
- 老白花树皮
- 红豆
- 戴星草
- 假木豆
- 大管
- 番石榴干
- 迎春花
- 越橘叶
- 柚皮
- 棱子芹
- 茱卷皮
- 慈姑花
- 滇藁本
- 五脉山黧豆
- 川党参
- 粘毛鼠尾草果
- 蓬蘽
- 鼠李根
- 蜘蛛草
- 团花
- 孩儿茶
- 地锦
- 东北蛔蒿
- 枸橘叶
- 卤碱
- 羖羊角
- 苔垢菜
- 饱饭花果
- 多花猕猴桃茎叶
- 樟梨
- 苍耳根
- 鸭皂树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