卷茎蓼
《中华本草》:卷茎蓼
拼音注音
Juǎn Jīnɡ Liǎo
别名
烙铁头、荞麦葛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蓼科植物卷茎蓼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olygonum convolvulus L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一年生草本,长20-100cm。茎缠绕,细弱,有不明显的条纹,粗糙或疏生柔毛。叶互生;叶柄长达3cm;托叶鞘短,斜截形,先端尖或钝圆;叶片卵形,长3-6cm,宽2-5cm,先端渐尖,基部宽心形,无毛或沿叶脉及边缘疏生短毛。穗状的总状花序,顶生或腋生,苞片卵形;花排列稀疏,淡绿色;花被5深裂,裂片在果时稍增大,有时有凸起的肋或狭翅;雄蕊8,短于花被;花柱极短,柱头3,头状。瘦果卵形,有3棱,黑色,密生小点,无光泽。花、果期6-8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谷、田边或路旁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西南及陕西、甘肃、台湾、河南、湖北、西藏等地。
化学成分
卷茎蓼根中含有香豆精(coumarin)。叶和花中含槲皮素(quercetin),山萘酚(kaempferol),金丝桃甙(hypero-side, hyperin),槲皮甙(quercitoside),篇蓄甙(avicularoside,avicu-larin),芸香甙(rutin)。叶和果实中含有2,6-二羟基苯甲酸(2,6-dihydroxybenzoic acid),咖啡酸(caffeic acid),绿原酸(chlorogenicacid),对香豆酸(p-coumaric acid)。其种子中含亚油酸(linole-ic acid)。另外还含有氨基酸。
药理作用
以含5%和20%卷茎蓼种子的饲料对Wistar大鼠进行为期38日的毒性试验,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有明显的肝损伤,伴有生化指标异常,如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(AST)、丙氨酸转氨酶(ALT)、血浆总蛋白和血浆白蛋白水平变化等。
性味
辛;性温
功能主治
健脾消食。主消化不良;腹泻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2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新疆芍药
- 牛喉咙
- 鲨鱼心
- 雨韭
- 鲨鱼油
- 甘青铁线莲
- 蛾药
- 大果巴戟
- 九爪龙
- 蛇果黄堇
- 鼠肾
- 何首乌叶
- 蒲葵根
- 旋复花
- 毛根杜仲
- 龙眼壳
- 紫金砂
- 狭头橐吾
- 石茶
- 金叶柃
- 石上藕
- 羊七莲
- 栗树根
- 地皮风
- 匙羹藤
- 四块瓦
- 葛根
- 灰包
- 香蓼
- 楸树
- 萍蓬草
- 砂茴香
- 莴苣
- 野苦荬菜
- 豹药藤
- 牛轭草
- 峨眉观音座莲
- 榛子花
- 香血藤
- 白马鬃铃花
- 芦莉草叶
- 石南实
- 芨芨草
- 红升丹
- 泡桐木皮
- 将军树
- 铃铃草
- 九香虫
- 鸢翅骨
- 金盏草根
- 赤瓟
- 黑顶卷柏
- 鸡掌七
- 鸱头
- 蓬子菜
- 牛藤
- 深山不出头
- 麂肉
- 石长生
- 石面枇杷
- 小谷精草
- 越王余筭
- 小红袍
- 诃子
- 白垩
- 赶风柴
- 骆驼肉
- 山高粱
- 芜菁花
- 天香炉
- 灯心草
- 峨参
- 黄香薷
- 水田七叶
- 牛角三七
- 小芸木
- 茸毛木蓝
- 饱饭花果
- 长隔距兰
- 薄叶卷柏
- 狗筋蔓
- 长叶紫珠
- 吉丁虫
- 臭梧桐子
- 白千层
- 盘羊睾丸
- 榄李树汁
- 长年兰
- 二色补血草
- 华南毛蕨
- 青龙藤
- 背花疮
- 香青兰
- 长春花
- 鳢鱼肠
- 黑脂麻
- 脾寒草
- 龙利叶
- 贴骨散
- 石柑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