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石田螺
《中华本草》:上石田螺
拼音注音
Shànɡ Shí Tián Luó
别名
金耳环、打不死、石钱、上树田螺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水龙骨科植物倒卵叶伏石蕨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emmaphyllum microphyllum Presl var.obovatum(Harr.)C.Chr.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洗净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附生小形植株。根茎纤细,长而横生,疏被淡褐色、钻形鳞片,粗筛孔状,全缘。叶远生,二型;营养叶的叶柄极短;时片卵形、倒卵形至长圆形,基部短楔形而略下延于叶柄;孢子叶狭缩呈狭舌状,连短柄长3-4cm,宽2-3mm,叶肉质,淡绿色,干后褐色,光滑或疏被褐色卵形鳞片,干后叶边反卷;叶脉不明显,连结成整齐的网眼,每网眼内有单一棒状的内藏小脉。孢子囊群线形,位于中脉与叶缘之间,成熟后加宽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附生于林中树干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等地。
化学成分
倒卵叶伏石蕨的全草中含有三萜成分:α-芒柄花二烯(α-onoceradiene),22(29)-何帕烯:[hop-22(29)-ene],9(11)-羊齿烯[fern-9(11)-ene],千层塔烯(serratene),22-何帕醇(22-hydroxyhopane),四膜虫萜醇(tetrahymanol),7-羊齿烯(fern-7-ene),芒柄花环氧化物(onoceranoxide),14-蒲公英赛烯(taraxer-14-ene),旱地菊-12,21-二烯(bacchara-12,21-diene),倒卵叶伏石蕨-7,21-二烯(lemmaphylla-7,21-diene),3,21-紫菀二烯(shiona-3,21-diene),18(28),21-达玛二烯(dammara-18(28),21-diene),7,21-甘遂二烯(tirucalla-7,21-diene),7,21-大戟二烯(eupha-7,21-diene),13βH-岭南臭椿三烯(13β H-malabaricatriene),13α H-岭南臭椿三烯(13αH-malabaricatriene),8, 21-甘遂二烯(tirucalla-8,21-diene)。
性味
辛;微苦;凉
归经
肺;肝;胃经
功能主治
清肺止咳;凉血止血;通络止痛;清热解毒。主肺痈;咳血;吐血;衄血;尿血;血淋;风湿疼痛;牙痛;痢疾;风疹;皮肤湿痒;恶疮肿疖;梅毒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8g,鲜品60-120g;或捣汁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煎水洗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玉铃花
- 荠宁
- 太白针
- 芥子
- 藜芦
- 蛤蟆草
- 百合子
- 萤火
- 千年健
- 白刺花叶
- 土桂皮
- 七星剑
- 全叶山芹
- 屈头鸡
- 八角乌
- 荠苨苗
- 白花杆
- 扁藤叶
- 羊角扭
- 七叶胆
- 野鸡头
- 野鸡肉
- 阳桃根
- 八宝茶
- 菾菜根
- 白竻薳
- 野樱桃根
- 白花苋
- 白蜡树叶
- 柏脂
- 印度菩提树皮
- 白粉蕨
- 茄叶一枝蒿
- 翼梗獐牙菜
- 药茴香
- 山姜
- 白犁头草
- 野核桃油
- 散血丹
- 白英
- 漆姑草
- 全蝎
- 糖橘红
- 千里光
- 白尼参
- 琴叶榕
- 白花九里明
- 白蒿
- 托里贝母
- 土草果
- 笔罗子
- 棠梨枝叶
- 槟榔
- 桃金娘花
- 云豹骨
- 冰草白穗
- 北鱼黄草
- 土麦冬
- 七星草
- 桃子
- 白鱼尾
- 白常山
- 土马骔
- 白及
- 芡实茎
- 土沉香
- 盐麸树白皮
- 缘桑螺
- 白茎鸦葱
- 柏枝节
- 银叶树
- 桃叶
- 紫筒草根
- 野油麻
- 棕叶狗尾草
- 猪大肠
- 黄菀
- 野苦瓜
- 吉祥草
- 泽芹
- 水百合
- 五味草
- 山扁豆
- 岩景天
- 海莲叶
- 红蒂蛇
- 披散糖荠
- 猪母柴根
- 番石榴根
- 唇香草
- 牛耳大黄叶
- 紫萁
- 枳椇叶
- 柘树茎叶
- 圆瓣冷水花
- 灰蓟
- 食茱萸
- 对叶百部
- 牛髓
- 灵猫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