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牛茶
《中华本草》:黄牛茶
拼音注音
Huánɡ Niú Chá
别名
黄芽木、 雀笼木。
英文名
Leaf of Shortstyle Cratoxylum
出处
出自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藤黄科植物黄牛木的茎叶、根或树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ratoxylum cochinchinense(Lour.)Bl.[Hypericum cochinchinense Lour.;Cratoxylum ligustrinum(Spach.)Bl.]采收和储藏:根、树皮,全年均可采,洗净,切碎,鲜用或晒干;叶,春夏季采集,鲜用或晾干。
原形态
黄牛木 灌木或小乔木,高2-10m。树干部有簇生的长枝刺。枝条对生,幼枝略扁,无毛,淡红色。单叶对生,叶柄长2-3mm;叶片薄革质或纸质,椭圆形或长圆形,长5-9cm,宽2-3cm,先端渐尖或急尖,基部楔形,边缘全缘,两面均无毛,上面绿色,下面粉绿色,有透明腺点及黑点。聚伞花序有花1-3朵,腋生及顶生;总花梗长约1cm;花粉红色,直径约1cm;花梗长2-3cm;萼片5,椭圆形,全面有黑色纵腺条,果时增大;花瓣5,长为萼片粗短;腺体3,盔状,长约3mm,宽1-1.5mm,先端增厚反曲;子房上位,3室。蒴果椭圆形,长8-12mm,有宿存花萼。种子一侧有翅。花期4-5月,果期6月以后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热带阳坡的次生林或灌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
化学成分
叶含黄酮甙、酚类、糖类。根含黄酮甙、酚类、氨基酸。
性味
甘淡;微苦;凉
归经
肺;胃;大肠经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化湿消滞;祛瘀消肿。主感冒;中暑发热;泄泻;黄疸;跌打损伤;痈肿疮疖;嫩叶作清凉饮料;能解暑热烦渴
用法用量
内服:根、树皮煎汤,9-15g,鲜品15-30g;鲜叶适量,泡茶或煎汁含咽。
各家论述
1.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止血,消肿,去毒。治肚痛腹泻,黄疸病。2. 广外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清热解暑,化湿消滞。治感冒发热,肠炎腹泻,咳嗽声嘶。嫩叶作茶,可预防感冒,痢疾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黄牛茶
拼音注音
Huánɡ Niú Chá
别名
九芽木、鹧鸪木、水芒果、节节花、满天红、何线藤、山狗芽、黄芽木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,雀笼木(广州郭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。
出处
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
来源
为藤黄科植物黄牛木的嫩叶、根或树皮。叶:春、夏采收。根、树皮:全年可采。
原形态
灌木或小乔木,高2~10米。树皮淡黄色,光滑;幼枝略扁,淡红色。叶对生,纸质,椭圆形至长椭圆形,长5~9厘米,宽2~3.5厘米,先端急尖,基部楔形,两面无毛,下面有黑色细小的腺点;具短柄。聚伞花序腋生或稍腋上生,有花2~3朵;花粉红色,径约1厘米;萼片椭圆形;花瓣倒卵形:雄蕊合生成3束,腺体3,肉质,顶端增厚反曲;子房上位,圆锥状,3室,每室有胚珠6颗,花柱线形。蒴果椭圆形,长8~12毫米,具宿存的萼。种于一侧有翅。花期4~5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,旷野灌木从中。分布我国南部各地。
化学成分
叶含黄酮甙,酚类、糖类。根含黄酮甙、酚类、氨基酸。
性味
①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甘淡微苦,凉。"
②《广西中草药》:"性平。"
功能主治
①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"止血,消肿,去毒。治肚痛腹泻,黄疸病。"
②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清热解暑,化湿消滞。治感冒发热,肠炎腹泻,咳嗽声嘶。嫩叶作茶,可预防感冒,痢疾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黄牛茶
拼音注音
Huánɡ Niú Chá
别名
雀笼木、黄芽木、满天红、黄丝鸡兰、海牙茶、土苏木、黄尝
来源
藤黄科黄牛木属植物黄牛木Cratoxylon ligustrinum (Spach) Blume.,以根、树皮、嫩叶入药。根及树皮全年可采,洗净切碎,晒干;叶春夏采集,晾干。
性味
甘、微苦,凉。
功能主治
解暑清热,利湿消滞。用于感冒,中暑发热,急性胃肠炎,黄疸。
用法用量
3~5钱。也可作清凉饮料。
备注
(1)同属植物[b]毛叶黄牛木[/b]Cratoxylon dasyphyllum Hand.-Mazz.又称红芽木,形态相似,功效相同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四川木蓝
- 黄栎
- 山臭草
- 黄杨叶
- 南蛇簕
- 山慈菇
- 虎头蕉
- 红葵
- 三花枪刀药根
- 三羽叉蕨
- 山枝根
- 虎杖叶
- 丝瓜
- 蝴蝶暗消
- 接骨紫菀
- 狗尾草
- 射尿拐
- 山木通
- 山柏
- 十二槐花
- 耳叶排草
- 冬凌草
- 狼膏
- 宜昌荚蒾叶
- 海星
- 落花生
- 木槿
- 碧桃干
- 车前状垂头菊
- 砂茴香
- 淡竹叶
- 老鼠竻
- 车前草
- 毒芹
- 水胡满
- 石龙子
- 月见草油
- 小果野葡萄
- 佛杜树
- 小罗伞
- 毛叶黄药
- 伞花绢毛菊
- 白花夏枯草
- 苡芭菊
- 土马鬃
- 海人草
- 卵叶娃儿藤
- 巴豆油
- 光叶水苏
- 白鹇
- 牛蹄甲
- 山蚂蝗
- 鹌鹑蛋
- 锦地罗
- 鬣羚骨
- 太白菊
- 芒叶小米草
- 海桐皮
- 大发表
- 鸭屎树
- 鸭脚蓼
- 金纳香
- 山茶叶
- 三裂叶犁头尖
- 青叶胆
- 鸭跖花
- 鸭脚木
- 青兔耳风
- 鹰爪花根
- 鸭儿芹果
- 鸭脚黄连
- 青叶丹
- 鸭脚黄边
- 黄茄花根
- 牡荆油
- 乳源木莲果
- 藜
- 毛冬瓜根
- 鱼眼草根
- 鸭公树子
- 鸭脚木根
- 青通草
- 青娘子
- 鱼鹰骨
- 鸭皂树皮
- 鸭舌草
- 雨韭
- 鹰爪莲
- 骑马参
- 鸭皂树根
- 博落回
- 鼋胆
- 铅粉
- 青棉花藤根
- 黑龙丝
- 鼬瓣花根
- 鸭脚艾
- 鸭肪
- 青羊肝
- 青棉花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