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荆沥
《中华本草》:黄荆沥
拼音注音
Huánɡ Jīnɡ Lì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马鞭草科植物黄荆的茎用火烧灼而流出的液汁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Vitex negundo L.
原形态
黄荆,直立灌木,植株高1-3m。小枝四棱形,与叶及花序通常被灰白色短柔毛。叶柄长2-5.5cm;掌状复叶,小顺5,稀为3,小叶片长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,基部楔形,全缘或有少数粗锯齿,先端渐尖,表面绿色,背面密生灰白色绒毛,中间小叶长4-13cm,宽1-4cm,两侧小叶渐小,若为5小叶时,中间3片小叶有柄,最外侧2枚无柄或近无柄,侧脉9-20对。聚伞花序排列成圆锥花序式顶生,长10-27cm;花萼钟状,先端5齿裂,外面被灰白色绒毛;花冠淡紫色,外有微柔毛,先端5裂,二唇形;雄蕊伸于花冠管外;子房近无毛。核果褐色,近球形,径约2mm,等于或稍短于宿萼。花期4-6月,果期7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、路旁或灌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长江以地南各地。
性味
味甘;微苦;性凉
炮制
夏、秋季取新鲜黄荆粗茎切段,每段长0.3-0.6cm,一头放火中烤,从另一头收取汁液即为荆沥。
功能主治
清热;化痰;定惊。主肺热咳嗽;痰粘难咯;小儿惊风;痰壅气逆;惊厥抽搐
用法用量
内服:50-100ml,小儿酌减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黄花紫堇
- 细草
- 黄紫堇
- 黄花地桃花
- 理石
- 黄秋葵根
- 紫藿香
- 草蚂蚱莲
- 黄独零余子
- 黄细辛
- 黄瘤孢
- 黄缅桂
- 黄脚鸡
- 荚蒾根
- 黄藨根
- 黄花稔
- 黄茄花
- 黄草花
- 藏茴香
- 黄瓦韦
- 黄瓜皮
- 黄皮果
- 黄瓜藤
- 黄缅桂果
- 黄花香薷
- 黄瓜霜
- 黄茶根
- 黄花蒿子
- 黄竹参
- 江篱
- 亮叶桦
- 黄背草苗
- 黄花小二仙草
- 黄皮树皮
- 犁头草
- 惊风草
- 蝴蝶果
- 蝴蝶花
- 江珧柱
- 虫牙药
- 文蛤肉
- 女菀
- 蛤蒌
- 黑大豆花
- 海人草
- 六月雪叶
- 山苍子
- 蛤蟆草
- 虾蟆胆
- 蚶
- 虾蟆脑
- 蛤仔壳
- 细芦子藤
- 蛤仔
- 蝴蝶草根
- 蛤蚧
- 山芹根
- 接骨丹
- 黄藁本
- 湿鼠曲草
- 锈叶野牡丹
- 大红袍
- 黄花远志
- 绒白乳菇
- 栾华
- 黑老头
- 红芪
- 葛蕈
- 蝴蝶树
- 橘红珠
- 栾樨
- 蛤叶薯
- 紫花地丁
- 响叶杨
- 毛冬青叶
- 蝴蝶暗消
- 尖子木
- 黄背草
- 红曲
- 山苍子叶
- 鹤骨
- 家麻树
- 蒺藜
- 黄寿丹
- 黑种草子
- 象皮
- 椿白皮
- 栗花灯心草
- 蛤壳
- 金精石
- 竻慈姑
- 尖叶铁扫帚
- 柳白皮
- 葎草根
- 寄生藤
- 郁金香
- 蝤蛑
- 野猪外肾
- 灯台莲
- 白粉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