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花忍冬
《中华本草》:黄花忍冬
拼音注音
Huánɡ Huā Rěn Dōnɡ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忍冬科植物金花忍冬的花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onicera chrysantha Turcz.采收和储藏:5-6月间,在睛天清晨露水刚干时摘取花蕾,鲜用,晾晒或阴干。
原形态
金花忍冬 落叶灌木,高达4m。幼枝、叶柄和总花梗常被糙毛和腺毛。冬芽狭卵形,先端尖,鲜片具睫毛,背部疏生柔毛。叶对生;叶柄长4-7mm;叶纸质,叶片鞭状卵形、鞭状披针形、倒卵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4-10cm,宽2.5-6cm,先端渐尖或急尾尖,基部楔形至圆形,全缘,两面脉上被毛,中脉毛较密。总花梗长1.2-3cm;苞片条形或狭条状披针形,长2.5-8mm;小苞片分离,长约1mm;相邻两萼筒分离,长2-2.5mm,萼齿5,三角形;花冠先自片之间比侧裂片裂得浅,筒内具短柔毛,基部具浅囊;雄蕊5,短于花冠,花丝中部以下密被毛;花柱短于花冠,被短柔毛。浆果红色,球形,直径5-6mm。花期5-6月,果期7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50-2000m的山谷或沟谷灌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西北(新疆除外)及山东、江西、河南、湖北、四川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花蕾小棒锤状,下端较细,长0.7-1.2cm,上部直径2-3mm,浅黄色,毛极少。花萼筒绿色。气微香,味微苦。[br]显微鉴别 粉末特征:黄棕色或黄白色。①腺毛较稀少,头部类圆形、倒圆锥形,直径29-46μm,色淡黄,由3-5(-9)个细胞组成,柄部长22-56μm,直径12-20μm,由1-2个细胞组成。②厚壁单细胞非腺毛长36-726μm,直径12-19μm,壁厚3-7μm,壁极厚者稀少,壁稍厚者较多,壁疣幸免明显。③草酸钙簇晶3-44μm。
性味
味苦;性凉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散痈消肿。主疔疮痈肿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2g;或鲜品捣敷汁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小叶石楠
- 尖苞柊叶根
- 台湾千金藤
- 铁骨银参
- 川滇桤木
- 羊毛绒球蟹
- 野香橼花
- 苦天茄叶
- 仙茅
- 指甲花叶
- 虎头兰
- 木豆叶
- 大青草
- 葱实
- 黄颡鱼
- 黄果茄
- 岩筋菜
- 续随子茎中白汁
- 滇羌活
- 虎斑游蛇
- 菊花暗消
- 角蒿
- 毛木通
- 大叶树萝卜
- 山麻雀
- 细果角茴香
- 狭叶鸦葱
- 白胶香
- 花椒簕
- 大叶白头翁
- 风化硝
- 青箭
- 牛奶子
- 桑寄生
- 峨参叶
- 脐带
- 大过路黄
- 孩儿茶
- 九龙盘
- 草木樨
- 一窝鸡
- 花叶子
- 岗梅根
- 杏花
- 毛蓼
- 青檀香
- 蚕蛹
- 茶油粑
- 岩陀
- 小接骨丹
- 尼泊尔鸢尾子
- 水朝阳草
- 沉香
- 红毛蛇
- 核桃仁
- 隔山消
- 木麻黄种子
- 黑葡萄液汁
- 披散糖芥
- 山韭
- 贯叶连翘
- 蜈蚣兰
- 砂仁壳
- 海螺壳
- 菊花脑
- 川榛
- 升药
- 锯锯藤
- 大脚菇
- 珍珠伞
- 小千金
- 眼子菜根
- 金刚口摆
- 大驳骨
- 火炭母草
- 飞廉
- 萆薢
- 鲤鱼
- 蓖麻蚕
- 蛇接骨
- 梗花雀梅藤
- 刺梨根
- 大肺经草
- 黄水枝
- 旱田草
- 半边菜
- 野靛
- 毛叶黄杞
- 天门冬
- 碱黄鹌菜
- 土蜂子
- 华南皂荚
- 匍伏堇
- 兰花叶
- 凤尾蕉花
- 禾叶风毛菊
- 倒爪草
- 脉果漆
- 野鸡头
- 菰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