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月花
《中华本草》:三月花
拼音注音
Sān Yuè Huā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报春花科植物滇北球花报春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rimula denticulata Smithsubsp.sinodenticulata W.W Smith et Forr.[P.denticulataSmith subsp.Alta(Balf.F.Et Forr.) W.W.Ssmith et Fletcher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收,晒干或鲜用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。根须状,鲜时白色肉质。叶基生,莲座状;开花期叶丛基部有芽鳞,宿存,阔卵形,长1.5-4cm,宽1-2cm,稍带肉质,先端通常渐尖,无粉或被稀薄的粉质腺体。叶柄近于无或有时与叶片近等长,具宽翅;叶片长圆形至倒披针形,连柄长3-15cm,宽1.5-4cm,果期可长达20cm或更长,先端圆形或钝,基部渐狭,边缘具小牙齿和缘毛,通常极窄外卷,上面被短柔毛或变无毛,下面沿叶脉被毛或近于无毛,老叶下面具粉质腺体或有时被白色或淡黄色粉。花葶粗壮直立,长达叶丛的6倍以上,无毛或被短柔毛,无粉或上部被粉;顶生伞形花序近头状,花直立,有花数十朵;苞片披针形,长5-10mm,先端钝或稍渐尖,基部稍膨大并常被粉,边缘互相覆盖;花梗极短或有时长达5mm;花萼狭钟状,长5-10mm,被粉或粉质腺体,5裂,分裂达中部或更深,裂片窄长圆状披针形,常染紫色,先端钝或锐尖,边缘具短缘毛;花冠高脚碟形,蓝紫色或紫红色,极少白色,冠筒口周围黄色,冠筒长8-12mm,冠檐直径1-2cm,裂片倒卵形,先端2深裂;长花柱花:雄蕊着生处距冠筒基部约3mm,花柱长6-7mm;短花柱花:雄蕊着生处距冠筒基部约6mm,花柱长1.5-2mm.蒴果球形,短于花萼。花期3-4月,果期4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500-3000m的山坡草地和灌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匹川西部(石棉、普格、沪定)、贵州(贵阳、水城、雷山)和云南(腾冲、龙陵、水平、马关、大理、丽江、双柏、易门、昆明)。
性味
辛;微苦;性微温
功能主治
散瘀止血。主产后恶露不尽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三月花
别名
报春花、华紫报春花
来源
报春花科三月花Primula sinopurpurea Balf. f.,以根或全草入药。
生境分布
云南红河。
性味
麻、微苦,微温。
功能主治
止血,消疳。主治产后流血不止,红崩,小儿疳积,结核,病后体虚。
用法用量
3~5钱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十八症
- 岩莴苣
- 三叶木蓝
- 梅核仁
- 黄花菜
- 檰芽
- 单花金丝桃
- 九头妖
- 漆大姑根
- 丁癸草
- 大靛根
- 文冠果
- 木棉
- 榈木
- 独角莲
- 倒卵叶五加
- 饭团藤
- 地涌金莲
- 赤雹
- 三七叶
- 香秋海棠
- 伞形梅笠草
- 烂茶叶
- 蜥蜴
- 单根木叶
- 鲜黄连
- 草泽泻
- 金缕半枫荷叶
- 相思子根
- 车桑仔叶
- 三张叶
- 三七花
- 三棱草
- 鸡筋参
- 蘘荷子
- 熊尾草
- 岗柃叶
- 地肤苗
- 锡生藤
- 三方草
- 倒罐子根
- 石头菜
- 叶天天花
- 瓜蒌
- 茨菇草
- 三叶槭根
- 三七草
- 丁香罗勒
- 锈毛钝果寄生
- 三楞草
- 虾子草
- 三叶罗伞
- 东方狗脊
- 川山橙根
- 三角咪
- 刷把草根
- 三枝叶
- 伞花绢毛菊
- 香鼬
- 地锦草
- 三朵云
- 三加花
- 三白草
- 三条筋
- 锈钉子
- 发菜
- 山麻根
- 冬葵果
- 丝茅七
- 鹤虱
- 升药
- 竻苋菜
- 笑靥花
- 地绵绵
- 三筒管
- 丝瓜子
- 黄花忍冬
- 杨树花
- 三丫苦叶
- 福建胡颓子叶
- 狗舌草
- 蠵龟筒
- 木芙蓉叶
- 水仙桃
- 岩泽兰
- 三花枪刀药根
- 佛葵
- 香茅花
- 丝瓜
- 三月花
- 三叉苦
- 糖茶藨
- 水牛角浓缩粉
- 香菇
- 林檎根
- 香橼叶
- 红雀珊瑚
- 三轮蒿
- 锡叶藤
- 三叶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