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木耳菜
《中华本草》:野木耳菜
拼音注音
Yě Mù ěr Cài
别名
假茼蒿、冬风菜、飞机菜、满天飞、安南草、金黄花草、皇爷膏、假苦荠、观皮芥、解放草、飞花菜、土三七
出处
野木耳菜见于《植物名实图考》卷六蔬菜类,谓:"野木耳生南安,斑茎叶如菊,而无杈歧,花如蒲公英,长蒂短瓣,不甚开放,花老成絮,土人食之,亦野菜也。"根据描述及其附图,应为本种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野茼蒿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rassocephalum crepidioides (Benth.) S. Moore [Gynura crepidioids Benth.]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野茼蒿 一年生草本,高20-100cm。茎直立,有纵条纹,光滑无毛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2-2.5cm;叶片膜质,长圆状椭圆形,长7-12cm,宽4-5cm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边缘有不规则锯齿、重锯齿或有时基部羽状分裂,两面无毛。头状花序直径约2cm,少数,在枝顶排成圆锥状;总苞圆柱表;总苞片2层,条状披针形,长约1cm,边缘膜质,先端小束毛,基部有小苞片数枚;花全为两性,管状,粉红色,花冠先端5齿裂,花柱基部小球状,分枝先端有线状被行的尖端。瘦果狭圆柱形,赤红色,有条纹,被毛;冠毛丰富,白色。花期夏季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竹于山坡荒地、路旁及沟谷杂草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西、福建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及西藏等地。
性味
味微苦;辛;性平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调和脾胃。主感冒;肠炎;痢疾;口腔炎;乳腺炎;消化不良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0-60g;或绞汁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女贞叶
- 僵蚕
- 广藿香
- 小马齿苋
- 强壮莲座蕨
- 落新妇根
- 勒马回
- 毛毡草
- 白松塔
- 蛤仔壳
- 黄金线
- 凤仙花
- 莲生桂子草根
- 菟丝
- 玄台
- 鹿茸
- 广西莲座蕨
- 尖叶川黄瑞木
- 漏斗瓶蕨
- 人参
- 七里香
- 金腰燕
- 野鸦椿根
- 鸡脚刺
- 荚蒾子
- 饿蚂蝗
- 硬九子连环草
- 露蕊乌头
- 蝙蝠藤
- 鲜地黄
- 蒲黄滓
- 秋木瓜
- 单叶铁线莲
- 草龙根
- 雉
- 蓼实
- 小叶桑
- 刺叶楤木
- 香叶根
- 猫儿眼睛
- 山稔根
- 刺南蛇藤
- 狗脚草根
- 水茴香
- 冲天果
- 鼠曲草
- 葫芦巴
- 排草香
- 竹卷心
- 地杨梅
- 鲟鱼
- 桦叶荚蒾
- 十大功劳根
- 挖耳草根
- 石楠
- 大叶千里光
- 胆木
- 鯆鱼
- 桂花枝
- 沉香曲
- 斑茅花
- 谷芽
- 心叶荚蒾根
- 水茄冬叶
- 勒管草
- 蓝茶
- 石珠
- 鼋甲
- 圆叶母草
- 凤尾搜山虎
- 番木瓜叶
- 三加花
- 扁豆衣
- 艾纳香
- 古山龙
- 丁锅树叶
- 小败火草
- 兔耳风
- 落葵
- 小发散
- 蒒实
- 三叶金锦香
- 裂叶崖角藤
- 莱菔缨
- 草龙
- 红娘子
- 田菁
- 蝴蝶花
- 川木通
- 海鳗卵
- 波罗蜜叶
- 春砂花
- 走茎丹参
- 詹糖香
- 自消容根
- 紫铜矿
- 钟乳石
- 走边疆
- 锥连栎
- 蜘蛛抱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