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香树
《中华本草》:红香树
拼音注音
Hónɡ Xiānɡ Shù
别名
大树杜仲、香叶树。
英文名
Bark of Common Anneslea
出处
出自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山茶科植物茶梨的树皮或叶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nneslea fragrans Wall.
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晒干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nneslea fragrans Wall.
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晒干。
原形态
红楣 灌木或小乔木,高4-15cm。全体无毛。叶簇生于小枝顶端;叶柄粗壮,长2-3cm;叶片厚,革质,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长4.5-15cm,宽3-6cm,先端短渐尖或渐尖,基部渐狭,边缘全缘,中脉在上面平内贴或稍隆起。花序由数花至多花而成紧密螺旋状排列,多近顶生;花通常白色;花梗长3-6cm,偶有2-2.5cm,粗壮,直立;萼片5,肥厚,红色,卵圆形或圆形,长1-1.5cm,边缘膜质;花瓣5,膜质,长约2cm,有短尖头;雄蕊多数,长1.2-1.5cm,花药基着,条形,有长尖头;子房半下位,2-3室,花柱3裂,与萼片同色。浆果,革质,直径约2cm,为宿存萼所包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地林下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西、福建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西、福建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涩;微苦;凉
归经
肝;胃;大肠经
功能主治
行气止痛;消食止泻。主心胃气痛;消化不良;泻痢;肝炎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30g;叶研末,第次1-2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红香树
拼音注音
Hónɡ Xiānɡ Shù
别名
红楣、香叶树、茶梨、猪头果
来源
山茶科红香树Anneslea fragrans Wall.,以树皮、叶入药。
生境分布
云南、江西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湖南、贵州。
性味
微苦、涩,凉。
功能主治
消食健胃,舒肝退热。主治:
消化不良,肠炎;用叶研粉,每服3~5分。
肝炎,每用皮1~2两,水煎服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红香树
拼音注音
Hónɡ Xiānɡ Shù
别名
猪头果(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),胖婆茶(《广西植物名录》),红楣、香叶树(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)。
出处
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
来源
为山茶科植物茶梨的树皮或叶。全年可采。
原形态
灌木或小乔木,高4~15米,全体无毛。叶肥厚革质,簇生小枝顶端,披针形或矩圆状披针形,长4.5~15厘米,宽2~6厘米,全缘;叶柄长2~3厘米。花序由多花成紧密的螺旋状排列,多近顶生;花常白色,花梗长2~6厘米,直立,粗壮;花萼肥厚,红色,卵圆形或圆形,长1~1.5厘米,边缘膜质;花瓣膜质,长约2厘米,有短尖头;雄蕊30~40,长1.2~1.5厘米,花药基着,条形,有长尖头;子房半下伍,2~3室。浆果直径约2厘米。为宿存萼所包。
生境分布
生山坡路旁、杂林中。分布云南、贵州、广西、广东、福建、江西、湖南。
性味
涩微苦,凉。
功能主治
健胃,舒肝,退热。治消化不良,肠炎,肝炎。
复方
①治消化不良,肠炎:红香树叶研粉,每服三至五分。
②治肝炎:红香树皮一至二两,水煎服。(性味以下出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土马骔
- 玉叶金花
- 石吊兰
- 小牛肋巴
- 云杉球果
- 小灰包
- 银箔
- 银边吊兰
- 野蘑菇
- 野葡萄藤
- 野高粱
- 天文草
- 银线草根
- 一把篾
- 野芝麻花
- 棣棠花
- 青皮
- 灵猫骨
- 银丝杜仲
- 小绿芨
- 野西瓜苗子
- 野黄麻
- 野辣烟
- 豆油
- 列当
- 银木荷皮
- 郎伞木
- 绵枣儿
- 声色草
- 如意草
- 蛏
- 脉耳草
- 小叶桑根
- 过山风
- 万丈深茎叶
- 一匹绸
- 野藿香
- 异型莎草
- 柴桂
- 小被单草
- 石头菜
- 细辛
- 鸡公柴
- 短毛熊巴掌
- 化橘红
- 厚叶牛耳草
- 云南小阴地蕨
- 阴阳枫
- 野苋菜
- 檫树
- 银边翠
- 野芝麻
- 一叶荻
- 毛叶楼梯草
- 黄花蒿
- 云豹骨
- 雷丸
- 云母
- 野茶辣
- 一点血
- 野西瓜苗
- 野苦荬菜
- 马缨花
- 虎耳兰
- 血余
- 绿萼梅
- 石上柏
- 仙桃草
- 大避债蛾
- 鸡肠
- 美商陆叶
- 玄参
- 石枫药
- 西南毛莨
- 虎睛
- 黄接骨丹
- 林背子
- 小黄树
- 石刁柏
- 银朱
- 小叶买麻藤
- 黄花菜子
- 银紫丹参
- 狗屎花根
- 小金钱草
- 大头橐吾
- 黄开口
- 有瓜石斛
- 山飘儿草
- 蛟龙木
- 滇瑞香
- 榔榆叶
- 索骨丹
- 红马蹄草
- 楮茎
- 苦良姜
- 猪肉
- 倒触伞
- 茅草叶
- 麒麟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