矮叶书带蕨
《中华本草》:矮叶书带蕨
拼音注音
ǎi Yè Shū Dài Jué
英文名
Low Grass Fern
出处
始载于《中国蕨类植物图谱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书带蕨科植物矮叶书带蕨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Vittaria modesta Hand.-Mazz.[V.nana Ching]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植株高6-14cm。根茎短,横生,连同叶柄基部密被黑褐色、粗筛孔状、有虹色光泽披针形鳞片。叶近生;叶柄短;叶片近革质,狭线形或线形,长5-12cm,宽1-3mm,基部渐狭而下延于叶柄,强度反卷,在中脉两侧形成纵沟;中脉上在稍凹下,下面狭、圆而陲卢,不平坦。孢子囊群背生于近中部以上的叶缘内,满布于中脉与叶边之间的沟内,沟的内缘不具隆起的棱脊,通常被强度反卷的叶缘覆盖,具有长柄的环状隔丝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附生于林中树干或岩石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安徽、福建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根茎细弱,生有鳞片;鳞片披针形至长钻形,灰褐色而有虹色光彩,边缘有疏锯齿。叶柄短;叶片纸质,狭线状披针形,长5-12cm,宽1-2.5mm,先端钝,基部长渐狭,上面中脉凹下,下面中脉隆起。孢子囊群沿叶近边缘着生,常被反卷的叶缘所包被。气微、味苦、涩。
性味
苦;涩;平
归经
肝、肾二经
功能主治
舒筋活络;接骨止痛。主跌打损伤;骨折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185g。外用:适量鲜品,捣敷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用于跌打损伤、骨折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路郎鸡
- 铁罗汉
- 狭穗鹭兰
- 山漆树
- 月见草油
- 螳螂
- 牛肚
- 鹰骨
- 胭脂花
- 小石松
- 椋子木
- 刺竹笋
- 马蝗果
- 鼻烟
- 海豘鱼
- 刻裂紫堇
- 楮皮间白汁
- 水虾子草
- 甜瓜茎
- 小果倒地铃
- 金丝草
- 水苏根
- 小叶山鸡尾巴草
- 朝天罐
- 藏鮡胆
- 山肉桂
- 野马蹄草
- 金精石
- 乌豆根
- 伽果
- 白马鬃铃花
- 野茉莉
- 虎掌草
- 山鸢尾
- 匍伏堇
- 报春花
- 玉
- 化香树叶
- 山白果根
- 枫树
- 白鬼笔
- 黑面防己
- 小蜡树
- 四川苦丁茶
- 蛤蚧
- 鸦胆子
- 大青盐
- 将军树
- 喜树
- 山鸡蛋
- 栀子花
- 鲫鱼头
- 桉树果
- 栗
- 对叶林
- 墨
- 野鸦椿子
- 大五爪金龙
- 海白石
- 广东土南星
- 金钮扣
- 梨
- 老虎刺
- 树萝卜
- 南瓜叶
- 桑芽茶
- 渐尖毛蕨
- 云南红豆蔻
- 竹兰草
- 酸浆
- 宁油麻藤
- 亮叶桦根
- 倒挂金钩
- 新疆卫矛
- 冰草根
- 白花灰毛槐树
- 白朱砂莲
- 百花锦蛇
- 滇绣球
- 大黄连刺
- 扁轴木
- 笔管榕
- 藏菌陈
- 灯油藤子
- 鬼箭羽
- 地五泡藤
- 木香子
- 黄石脂
- 寒莓
- 豪猪毛刺
- 红陈艾
- 狗爪樟
- 火焰子
- 红牛尾七
- 红辣树根
- 黄瓜藤
- 柳叶卫矛
- 黄花铁线莲
- 胡桃树皮
- 水豆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