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边山
《中华本草》:半边山
拼音注音
Bàn Biān Shān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荨麻科植物条叶楼梯草带根茎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latostema sublineare W.T.Wang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切段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。茎高达25cm,上部被白色长柔毛及淡锈色鳞片。叶互生;无柄;黄绿色,斜倒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,长6-10cm,宽1.2-2.2(-2.8)cm,先端渐尖或长渐尖,尖头全缘或基部有1-2牙齿,基部在窄侧钝形,在宽侧心形,边缘有小齿,表面被疏毛,背面沿脉疏被白长柔毛,钟乳体明显,密生;羽状脉,侧脉5-6对。雄花序直径9mm,具多花;花托不明显;苞片约6,卵状三角形;花序梗长6-10mm,被长柔毛。雄花花被片4(-5),椭圆形,长2-2.5mm,基部联合,雄蕊4(-5),退化雌蕊无;雌花序具短梗或无梗,多花,花托近长圆形,长5-7mm,不分裂或2裂;苞片多,三角形,具睫毛;小苞片多,线形或匙状线形。瘦果椭圆状卵形,长约3mm,具8条纵肋。花期3-5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400-800m的山沟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湖北、湖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。
性味
微苦;甘;性凉
功能主治
接骨消肿;清肝解毒;利湿。主跌打伤肿;骨折;风湿红肿;火眼;黄疸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5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水杨枝叶
- 节节花
- 风藤草根
- 龙葵子
- 阳桃
- 假芫茜
- 矮脚苦蒿
- 香榧草
- 穿心草
- 羽裂星蕨
- 千里马
- 紫红獐牙菜
- 红麸杨根
- 鸡脚刺
- 苜蓿根
- 药绿柴
- 海鳗胆
- 白八角莲
- 十姊妹
- 羽萼
- 黄瓜皮
- 扭筋草
- 小红人
- 山猫儿
- 驴耳风毛菊
- 紫茎牙痛草
- 梵天花
- 石栗子
- 翅子木
- 野苦瓜
- 赤链蛇
- 南岭黄檀
- 牡荆沥
- 羊齿天冬
- 滇缅古柯
- 土荆皮
- 韭菜莲
- 红车轴草
- 焦槟榔
- 山甘草
- 茶条槭
- 松叶防风叶
- 藤檀
- 细叶大戟
- 大酸浆草
- 三对叶丹参
- 小芸木
- 桑根
- 迎山红
- 长隔距兰
- 苏木蓝
- 滇南马钱
- 甘青铁线莲
- 冷蕨子草
- 灰叶南蛇藤
- 接骨木花
- 马肝
- 虎骨胶
- 滇车前
- 通骨消茎叶
- 腊梅花
- 桂叶素馨
- 空桶参
- 老鹳草
- 雷公连
- 喉痧药
- 苦地丁
- 羊屎条叶
- 半柱花
- 栝楼皮
- 桃树根、茎、树皮
- 羊皮
- 紫金皮
- 艾虎脑
- 黄背草果
- 雁肪
- 野油麻
- 石榴叶
- 衡州乌药
- 川楝子
- 云南荚蒾根
- 羊屎条根
- 鲜黄连
- 列当
- 秤砣梨根
- 白英
- 地刷子
- 追风伞
- 多蕊蛇菰
- 堇宝莲叶
- 香花刺
- 斜叶榕叶
- 水冬瓜花
- 扁轴木
- 二叶舌唇兰
- 牡鼠粪
- 八仙草
- 三棱草
- 蜀羊泉
- 竹(鼠留)子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