铜骨七
《中华本草》:铜骨七
拼音注音
Tónɡ Gǔ Qī
别名
白接骨连、红接骨连、戛戛羊、饿老虎、钻骨凤、 疔药、血乌、棉絮头
英文名
Rhizome of david Anemone
出处
出自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毛茛科植物西南银莲花的根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nemone davidii Franch.[A.stolonifera Maxim.var.davidii(Franch.)Finet et Gagnep.]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、秋季采收,晒干。
原形态
西南银莲花,多年生草本,20-55cm。根茎横生,直径6-10mm,节间短。基生叶1-3,有时早枯,不存在;叶柄长13-37cm,无毛或上部有疏毛;三出复叶,叶片轮廓心状五角形,长6-10cm,3全裂,全裂片有短柄或无柄,中央全裂片3深裂,边缘有不规则小裂片或粗齿,侧生全裂片不等2-3深裂或浅裂,边缘有锯齿,两面疏被短毛。花葶直立;苞片3,轮生,叶状,有柄;花梗1-3,长5-17cm,被短柔毛;花两性;萼片5,花瓣状,白色,倒卵形,长1-3.8cm,宽0.6-2.1cm,下面有疏柔毛;花瓣无;雄蕊多数,长约为萼片长的1/4;心皮45-70,无毛,花柱短,柱头小,近球形,瘦果卵球形,长约2.5mm。花期5-6月,果期6-8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950-3500m的山谷林中、竹林中或沟边较阴处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湖北西部、湖南西北部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西北部、西藏东部。
形状
1.性状鉴别 根茎锥状椭圆形或近条形,少数呈团块状,稍弯曲,长3-10cm,直径1-2.5cm,表面棕褐色,有皱褶,环节较密集,有的不甚明显,周围着生多数细长须根或圆形根痕;顶端有干枯的叶基及茎基,其周围密生灰白色茸毛。质坚实,断面黄棕色,不甚平坦。气微,味苦。[br]2.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:表皮细胞1列,有的可见表皮毛。皮层较宽,最外为后生皮层,外侧有石细胞群断续排列成环,或与少数纤维束相间排列。维管束外韧型,约20个,环列;韧皮部狭窄;形成层微波状;木质部导管不发达,射线宽阔。髓部大。本品薄壁细胞充满形或类圆形淀粉粒,直径3-5μm。
性味
苦;温
归经
肺;肝;脾;肾经
功能主治
活血;止痛;祛瘀。主跌打损伤;风湿疼痛;腰肌劳损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2g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
注意
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:“孕妇忌服。”
复方
①治口疮:白接骨连根适量,研未调菜油搽患处。②治坐板疮:白接骨连叶,捣烂搽患处。③治外伤:白接骨连叶,捣绒敷伤口。(选方出《贵州草药》)
各家论述
1.《贵州草药》:消肿毒,接骨,止血,生肌。2.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:镇痛,活血。治虚劳内伤,跌打损伤,风湿痛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铜骨七
拼音注音
Tónɡ Gǔ Qī
别名
海螺七、疔药、铜灯台
来源
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西南银莲花Anemone davidii Franch.,以根状茎入药。夏秋采集,晒干。
性味
微苦,温。
功能主治
活血祛瘀,补肾壮阳。用于跌打损伤,腰肌劳损,阳痿。
用法用量
1~3钱。泡酒服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铜骨七
拼音注音
Tónɡ Gǔ Qī
别名
白接骨连、红接骨连、戛戛羊、饿老虎、钻骨风(《贵州草药》),疔药、血乌(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),棉絮头(《贵州药植目录》)。
出处
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
来源
为毛茛种植物西南银莲花的根茎及叶。春、夏、秋季采收,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40~60厘米。根茎圆柱形块状,坚硬,黑褐色,须根细长。基生叶1~3,基部常有宿存鳞片,鳞片外面密被白色长绒毛,时片五角形,长4.5~10厘米,宽6~18厘米,3全裂,中央裂片菱形,近羽状深裂,边缘生粗牙齿,侧生裂片不等地2深裂;叶柄长14~37厘米。花茎高23~42厘米,无毛或疏生短柔毛;总苞苞片3,具柄,叶状,长8~14厘米;花1~3朵簇生:萼片5,白色,倒卵形,长1~2厘米,背面有疏柔毛:无花瓣;雄蕊多数,花丝丝形;心皮多数,无毛,离生,花柱短。瘦果近卵形,长约2.5毫米,黄色。花期5~6月。果期7~8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谷林中,或沟边阴处石上及高山区的山腰坡地草丛中。分布云南西北部、四川、贵州和湖北西部。
性味
苦,温。
①《贵州草药》:"性平,味微苦。"
②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:"性温,味苦微甘。"
功能主治
活血,止痛,消肿,解毒。治跌打损伤,风湿痛,口疮,坐板疮。
①《贵州草药》:"消肿毒,接骨,止血,生肌。"
②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:"镇痛,活血。治虚劳内伤,跌打损伤,风湿痛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4钱。外用:研末或捣敷。
注意
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:"孕妇忌服。"
复方
①治口疮:白接骨连根适量,研末调菜油搽患处。
②治坐板疮:白接骨连叶,捣烂搽患处。
③治外伤:白接骨连叶,捣绒敷伤口。(选方出《贵州草药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桔梗
- 锁阳
- 白垩铁线蕨
- 竹茹
- 皂角菌
- 滨海前胡
- 山橘
- 马蓼
- 黑阳参
- 羊脬
- 鱼虱子
- 麋角
- 苦苣根
- 槟榔花
- 粘人花根
- 野洋烟根
- 百蕊草
- 鲚鱼
- 雪山芪
- 腐婢根
- 枣叶
- 矮柳穿鱼
- 野烟
- 儿茶
- 稻谷芒
- 马鹿花
- 钩栗
- 荛花根
- 二裂叶委陵菜
- 黄接骨丹
- 竹叶心
- 斑竹壳
- 酸枣仁
- 鳖甲胶
- 蝮蛇
- 鱼鳔
- 西瓜子仁
- 甘蔗皮
- 瓣蕊唐松草
- 短冠草
- 北方点地梅
- 黑骨头
- 苦豆子
- 高山望
- 枳壳
- 鹰骨
- 刚竹
- 鬼臼
- 香菇
- 酸梅簕
- 鳖头
- 鸽卵
- 香蕉弄蝶
- 疳积药
- 青江藤
- 左黑果
- 铁扫帚
- 黄香薷
- 矮醋栗
- 翻白草
- 柏树油
- 都拉鸢尾
- 光刺兔唇花
- 粉苞苣
- 芭蕉油
- 鸡嗉子根
- 瑞连草
- 香面叶
- 豆豉草
- 冰
- 蛇胆
- 福建胡颓子叶
- 白刺
- 鸭公树子
- 铁
- 鸡冠花
- 花叶矮沱沱
- 行夜
- 白簕枝叶
- 苦地胆
- 豹肉
- 鸽肉
- 斑花杓兰
- 苦丁茶
- 柄果槲寄生
- 桉叶
- 珍珠伞
- 云南红豆蔻
- 铁海棠花
- 香茅
- 人血七
- 鸡腿堇菜
- 香茅花
- 苦葛根
- 铜罗伞
- 香堇菜
- 樗叶花椒
- 白花射干
- 蛇鲻
- 黑大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