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蕉弄蝶
《中华本草》:香蕉弄蝶
拼音注音
Xiānɡ Jiāo Nònɡ Dié
别名
芭蕉卷叶蛾、蕉包虫
英文名
Skipper of plantains
出处
始载于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弄蝶科动物香蕉弄蝶的幼虫或成虫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rionota thorax (Linnaeus).采收和储藏:夏季捕捉,捕后置瓦片上焙干,研末。
原形态
香蕉弄蝶,成虫体长30-35mm,展翅展75-85mm。全体褐色或茶褐色,胸部全为长毛所盖。复眼大,半球形。触角长。前翅黑褐色。老熟幼虫体长50-64mm,体外被有白色蜡粉,头黑色,略呈三角形,胸部各节具横皱5条或6条。胸足3对,腹足4对,尾足1对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成虫产卵于香蕉、芭蕉叶上,以老熟幼虫在卷叶中越冬,翌年春季化蛹。成虫6月、7月出现。资源分布:分布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南南部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性味
苦;寒
归经
肝;胆经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消肿止痛。主聤耳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研末吹耳。
各家论述
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:有清热解毒、消肿止痛的功能。治化脓性中耳炎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香茅
- 香茅花
- 香茹
- 香面叶
- 香叶
- 香堇菜
- 香蒲
- 霞天曲
- 香排草
- 香薷
- 雪山鼠尾草
- 豆油
- 雪莲花
- 香椿
- 香圆子
- 香港四照花
- 雪里开
- 香唐松草
- 香橼根
- 香皮树
- 香蓼
- 香槐
- 香构
- 百舌鸟
- 香叶天竹葵
- 香水月季
- 香芋
- 香阿魏
- 香附
- 香根芹
- 香胶木根皮
- 香蕈
- 鲜地黄
- 香艾
- 降龙草
- 雪乌
- 香石藤叶
- 问题特
- 香毛草
- 香茅根
- 何首乌
- 赤杨
- 雄黄豆
- 雪灵芝
- 香果树
- 雪茶
- 香桂皮
- 香石藤
- 香血藤
- 须叶藤
- 霞天膏
- 泡花树
- 铜钱细辛
- 雪猪油
- 香加皮
- 香橼
- 雪山林
- 香橼露
- 雪参
- 香草兰
- 香叶树
- 雪人参
- 香樟
- 雪胆
- 香樟果
- 雪兔
- 雪见草根
- 钮子药
- 青麸杨根
- 香樟根
- 四孢蘑菇
- 火把花
- 须花参
- 香叶根
- 鰕虎鱼
- 雪下红
- 蔓草虫豆
- 炮姜
- 鳝鱼骨
- 东北羊角芹
- 雪猪骨
- 鹿梨
- 瓶耳小草
- 鸡爪簕
- 假刺藤
- 粘毛鼠尾草果
- 鸮
- 蝶兰
- 头发七
- 茸草
- 显脉罗伞
- 棕板
- 红果参
- 虫牙药
- 紫云英马蓝
- 香叶子
- 大黑药
- 猪苓
- 蕨
- 葛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