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藏酸模
《中华本草》:西藏酸模
拼音注音
Xī Zànɡ Suān Mó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蓼科植物西藏酸模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Rumex patientia L.subsp.tibeticus(Reich.f.) Reich.f.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挖,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。茎直立,高80-120cm。基生叶短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20-30cm,宽4-7cm,顶端圆钝或尖,基部圆形或宽楔形,极少近心形;托叶鞘筒状,膜质,长2-4cm。圆锥花序,大型,顶生或腋生;花两性,花梗细弱,中下部具关节;花被片6,排成2轮,内轮花被片果时增大,宽卵形,膜质,长4.5-6mm,宽4-5mm,顶端尖,基部心形,全缘,一部或全部瘤状突起;雄蕊6;柱头3,画笔状。瘦果卵形,具3棱,长约3mm,褐色,有光泽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600-4000m的田边、路旁。资源分布:我国西藏有分布。
形状
性状鉴别 类圆锥形或圆柱形,长7-11cm,直径达3cm。根头顶端有茎基残痕,周围并可见棕黑色圆点状突起的须根痕,排列成环节状。根表面黄灰色,具纵皱纹及散在的须根痕。质坚韧,难折断,断面纤维性。气微,味苦。
化学成分
西藏酸模的根及根茎含尼泊尔羊蹄素(nepodin)及由大黄素(emodin)、大黄素甲醚(physcion)、大黄酚(chrysophanol)组成的游离型和结合型的蒽醌,其中结合型占0.80%,游离型占0.24%,总蒽醌为1.04%。
性味
苦;性寒
功能主治
清热通便;凉血止血;杀虫止痒。主热结便秘;吐血;衄血;便血;疥癣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小接骨丹
- 松叶防风花
- 银柴胡
- 独脚乌桕
- 萝芒树皮
- 灵香草
- 红黑二丸
- 串铃草
- 向天蜈蚣
- 绵羊角
- 鬼点灯
- 莲衣
- 莲房
- 烧伤藤
- 文殊兰果
- 一把篾
- 胡麻花
- 假酸浆
- 苹果
- 毛贯众
- 黄花苜蓿
- 野胡萝卜根
- 束花石斛
- 老鼠脚迹
- 黄秦艽
- 山苏木
- 梅叶
- 野鸡草
- 姜叶三七
- 獐耳细辛
- 鸡爪草
- 回阳生
- 毛冬瓜叶
- 豆腐泔水
- 罗锅底
- 披散糖芥
- 黑面叶
- 毛鬼头伞
- 小毛蓼
- 臭藿香
- 美脉藁本
- 蓼大青叶
- 杏仁
- 苦葵鸦葱
- 丁香根
- 深山不出头
- 风毛菊
- 黄屈花
- 大九节铃
- 狗爪樟
- 顶果膜蕨
- 野花椒根
- 巨藻
- 白杜鹃花
- 木瓜
- 蜈蚣草根
- 水麻
- 响铃豆
- 细轴荛花
- 细叶防风
- 毛脉酸模
- 滇竹根七
- 白胶香
- 小青
- 使君子叶
- 黄水枝
- 茅膏菜根
- 囊距翠雀
- 滇瑞香
- 桑耳
- 虾须豆
- 蟾酥
- 灵香蒿
- 远志木蓝
- 金盏菊根
- 蚂蚁上树
- 尾叶山柑
- 天脚板
- 羊洪膻
- 麦芽
- 黄杨叶
- 红丝线
- 理肺散
- 白云花根
- 秤钩风
- 川木香
- 兴木蒂那布
- 毛杨梅皮
- 盲肠草
- 水黄杨木
- 刺萼悬钩子
- 倒生莲
- 羊胆
- 碗花草根
- 土当归
- 马鬃参
- 山佛手
- 蝙蝠葛
- 凤凰衣
- 红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