瑞香叶
《中华本草》:瑞香叶
拼音注音
Ruì Xiānɡ Yè
英文名
Leaf of Winter Daphne, Leaf of Frangrant Daphne
出处
出自《岭南采药录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瑞香科植物瑞香Daphne odora Thunb.的枝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aphne odora Thunb.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瑞香 常绿灌木,高约2m。枝细长,淡褐色,光滑无毛。叶互生;椭圆状长圆形,长5-8cm,宽1.5-2cm,全缘,先端钝或短尖,基部近楔形,上面深绿,下面淡绿,均平滑无毛。花富有香气,白色或淡红色,无毛,长约1.2cm,成头状花序,生于枝端;苞片6-10,披针形,宿存;萼筒外部具柔毛,4裂,长约8mm;无花冠;雄蕊8;雌蕊1,子房光滑。果实为浆果状,圆球形,红色。花期3-5月。
生境分布
原产我国,现多栽培于庭园。
性味
味辛;性平
归经
肺;脾经
功能主治
解毒;消肿止痛。主疮疡;乳痈;痛风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6g。外用:适量,捣敷;研末调敷;或煎水洗。
复方
治疗面部疮疔:鲜瑞香叶,洗净,蜂蜜少许,共和捣烂敷患处,日一、二次,(闽南民间草药);治风湿病:瑞香茎叶,煎水洗(湖南药物志)治胎动流血:瑞香叶四钱,虎耳草一两,水煎服(湖南药物志)
各家论述
1.《岭南采药录》:治疮疡,捣烂敷之。2.《现代实用中药》:鲜叶或干叶,研成粉末,敷疮疡,消肿止痛。内服,治疮疡及慢性皮肤病,并治痛风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瑞香叶
拼音注音
Ruì Xiānɡ Yè
出处
《岭南采药录》
来源
为瑞香科植物瑞香的叶片。
功能主治
治疮疡,痛风。
①《岭南采药录》:"治疮疡,捣烂敷之。"
②《现代实用中药》:"鲜叶或干叶,研成粉末,敷疮疡,消肿止痛。内服,治疮疡及慢性皮肤病,并治痛风。"
用法用量
外用:捣敷、研末调敷或煎水洗。内服:煎汤,1~2钱。
复方
①治面部各种疔症:鲜瑞香叶,洗净,蜂蜜少许,共和捣烂敷患处,日换一、二次。(《闽南民间草药》)
②治风湿病:瑞香茎叶,煎水洗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
③治胎动流血,产后血晕:瑞香茎叶四钱,虎耳草一两。水煎服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浙皖粗筒苣苔
- 醋栗
- 长松
- 香胶木根皮
- 猪毛菜
- 蝙蝠草
- 藕
- 猪耳掌
- 蚌花
- 赤小豆
- 鼻血草
- 伯乐树
- 短柄枹栎虫瘿
- 苦楝叶
- 铁树果
- 鹅内金
- 棕榈皮
- 绒毛桢楠
- 阔叶十大功劳
- 香蕉
- 苦绳
- 柞木
- 鹿肾
- 空心苋
- 芭茅
- 虎胆
- 猪毛草
- 长叶珊瑚果
- 枯萝卜
- 鹩哥舌
- 龙珠果
- 糯米藤
- 八仙花
- 铁脚草
- 软丝藻
- 龙鳞草
- 绒白乳菇
- 肉豆蔻
- 牛奶莓
- 长梗郁李
- 肉连环
- 铁线莲
- 雪三七
- 蚌壳草根
- 饭包草
- 紫贝
- 藕节
- 枣树皮
- 通骨消茎叶
- 支柱蓼
- 掌羽凤尾蕨
- 柞蚕蛹
- 粪箕笃
- 墨汁鬼伞
- 菝葜叶
- 齿瓣石豆兰
- 无腺橉木
- 泽泻叶
- 鹿茸
- 鞭叶铁线蕨
- 鲃鱼
- 豺肉
- 龙胡子
- 豹子眼睛花
- 梓实
- 维特他
- 迭裂黄堇
- 龙牙楤木
- 牛鼻
- 坠桃草
- 栀子根
- 瑞苓草
- 鳖卵
- 长萼猪屎豆
- 枳椇叶
- 鳕鱼骨
- 鹿蹄肉
- 早禾树
- 饿蚂蝗
- 通经草
- 猪肉
- 牛齿
- 牛心茄子
- 大叶樱叶
- 粪鬼伞
- 牛胆
- 通骨消根
- 龙骨风
- 茸毛木蓝
- 牛白藤根
- 豹子眼睛果
- 无患子树皮
- 牛蒡
- 吉丁虫
- 铁力木
- 肥猪草
- 龙眼肉
- 龙须眼子菜
- 蝮蛇皮
- 斩木橿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