岩石羊
《中华本草》:岩石羊
拼音注音
Yán Shí Yánɡ
别名
树莲藕、半球莲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茜草科植物短刺虎刺的根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amnacanthus subspinosus Hand.-Mazz.
采收和储藏:秋后采收,洗净切片,晒干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amnacanthus subspinosus Hand.-Mazz.
采收和储藏:秋后采收,洗净切片,晒干。
原形态
短刺虎刺,灌木。有发达的链珠状肉质根。小枝无毛,通常在小枝顶端有1对短刺。叶对生;叶柄较短;托叶早落;叶片披针形、椭圆状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,长9-12(-15)cm,宽约4cm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或稍钝,上面光滑无毛,下面中脉有时有疏毛,侧脉7-8对;叶薄革质。花2-3朵簇生于叶腋;无总花梗;萼筒小,长1-2mm,先端4裂,裂片钻形或三角形;花冠白色;雄蕊与花柱均未伸出。核果近球形。花期5-6月,果期6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500m-700m的山间密林中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西、福建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等地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西、福建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:根为圆柱形。略弯曲,自然缢缩而呈念珠状,直径4-7mm。表面棕褐色,有不规则的纵皱纹。质坚脆,易折断。断面皮部淡紫色,木部细,黄白色,直径约2mm;横切面木部圆形,占直径30%。气微;味微甘。[br]显微鉴别:根横切面:木栓层由5-6列木栓细胞组成。栓内层3-6列;栓内层含石细胞,2-20余个成群,少单个,断续排列成环。皮层散有单个石细胞;韧皮部中亦有单个石细胞散在。木质部位于中央或稍偏斜,圆形,不及直径的1/3,全部木化;导管直径22-41μm。[br]根粉末特征:灰棕褐色。[br]①石细胞形状多样,长50-218μm,宽15-80μm,壁厚4-18μm,类方形石细胞较常见;纹孔明显,孔沟较宽,可至3μm;层纹清晰细密。[br]②木纤维长梭形,直径19-37μm。[br]③孔纹导管直径28-42μm,纹孔较密;有的导管节较短,长仅122μm。[br]④菊糖结晶极多。
化学成分
根含蒽醌类成分:甲基异茜草素-1-甲醚(rubiadin-lmethyl ether),短刺虎刺素(subspinosin),8-羟基短刺虎刺素(8-hydroxysubspinosin),5-羟基虎刺醇-ω-乙醚(5-hydroxydamna-canthol-ω-ethyl ether),8-羟基虎刺醇-ω-乙醚(8-hydsoxydanlnacanthol-ω-ethylether)。
药理作用
从岩石羊根中分得一新蒽醌化合物8-羟基虎刺醇-ω-乙醚对人宫颈癌(HeLa)细胞体外培养有一定抑制作用。体外培养在47μg/ml和94μg/ml浓度下,对HeLa细胞的抑制卒分别为88%和94.5%。在该药浓度下,使3H-TdR掺入率各减少到21%和13%。
性味
苦;甘;平
功能主治
养血;止血;除湿;舒筋。主体弱血虚;小儿疳积;肝脾肿大;月经不调;肠风下血;黄疸;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;或入丸、散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白蒿
- 榧根皮
- 掉毛草
- 湖北贝母
- 七爪风
- 桑芽茶
- 大草蔻
- 西河柳
- 旋复花
- 水半夏
- 白千层
- 罗汉果叶
- 玳玳花
- 朝天罐
- 白仙茅
- 长春七
- 毛叶柿叶
- 小花清风藤根
- 野罂粟
- 云南双盾木
- 乳香
- 大瓦韦
- 鸭肫衣
- 漆树根
- 漏斗菜
- 秧鸡
- 硫黄
- 龙骨
- 白朱砂莲
- 半边藕
- 扁豆花
- 迎春花根
- 串铃草
- 繁缕
- 松叶防风叶
- 芙蓉根
- 光决明
- 月见草油
- 大刺儿菜
- 木槿皮
- 大薸
- 十三年花
- 陈仓米
- 樟梨子
- 蓝圆鲹
- 藜芦
- 蝙蝠藤
- 宽叶杜香
- 野猪黄
- 浮萍
- 鬼羽箭
- 荞麦
- 地柏树
- 番石榴子
- 黄花倒水莲
- 五香草
- 野兔骨
- 黄龙藤
- 猴接骨草
- 麻母
- 姊妹树
- 小果金花茶叶
- 长果荜茇
- 大铜钱菜
- 塌菜
- 草灵芝
- 马鬃
- 尖萼厚皮香
- 丝棉木叶
- 猕猴桃
- 翅柄铁线蕨
- 三花枪刀药根
- 双色龙胆
- 爵床
- 筋骨草
- 决明子
- 剑麻
- 假酸浆
- 江珧柱
- 假刺藤
- 龙船花根
- 香樟
- 五叶薯
- 鷃
- 冬瓜
- 美商陆
- 狗牙根
- 牛膝
- 车前草
- 羊毛绒球蟹
- 鸡子黄
- 埃蕾
- 细叶香桂
- 奶汁树
- 焦槟榔
- 单根木
- 龙头草
- 肥皂荚
- 茄蒂
- 小棕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