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楠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紫楠
拼音注音
Zǐ Nán
别名
紫金楠、大叶紫楠、金心楠、金丝楠
来源
樟科楠木属植物紫楠Phoebe sheareri (Hemsl.)Gamble,以叶、根入药。四季可采。
性味
辛,温。
功能主治
叶:温中理气。用于脚气浮肿,腹胀。
根:祛瘀消肿。用于跌打损伤。
用法用量
叶:3~5钱;根:0.5~1两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紫楠
拼音注音
Zǐ Nán
别名
紫金楠、金心楠、金丝楠(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),楠木(《浙江中药资源名录》),枇杷木、小叶嫩蒲柴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。
出处
《浙江中药资源名录》
来源
为樟科植物紫楠的树皮及枝叶。
原形态
常绿乔木,高达16米。幼枝和幼叶密生褐色绒毛。单叶互生,革质,倒披针形或倒卵形,长8~24厘米,宽4~9厘米,先端短尾尖,偶为渐尖,基部楔形,上面绿色,幼时脉上有细毛,后渐脱落,下面灰绿色,脉上密被棕色细毛,网状脉凸起。圆锥花序腋生,密被淡棕色绒毛;花两性;花被6裂,长约3毫米,两面有毛;能育雄蕊9,花药4室,第三轮雄蕊外向瓣裂。核果卵圆形,长约8毫米,基部为宿存的杯状花被管所包被;果柄有绒毛。花期5~6月。果期9~10月。
本植物的根(紫楠根)亦供药用,另详专条。
生境分布
生阴湿山谷杂木林中。分布长江流域以南及西南各地。
性味
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:"叶:性微温,味辛。"
功能主治
①《浙江中药资源名录》:"煎汤洗转筋及足肿。"
②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:"叶:暖胃顺气。"
复方
治水湿脚气浮肿,气逆腹胀:紫楠叶一两,石菖蒲根、饭消扭(蔷薇科蓬蘽)、寒扭(蔷薇科高粱泡)根各五至六钱,老姜三片。水煎,每日早晚饭前各服一次。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粗梗黄堇
- 杉木根
- 罗锅底
- 大马蹄蕨
- 山香果
- 芒叶小米草
- 理肺散
- 鹰不扑
- 小毛鸡
- 鳍蓟
- 红沙
- 山藤藤果
- 毛薯
- 冬瓜叶
- 索骨丹
- 山荆子
- 臭梧桐花
- 算盘子根
- 葛叶
- 赤火绳
- 陈壶卢瓢
- 绢毛菊
- 雪山鼠尾草
- 黄背草
- 水麦冬
- 赛葵
- 金龙胆草
- 胃友果
- 砂仁壳
- 大叶黄杨根
- 紫青藤根
- 蜇砂
- 醉针茅
- 醉针茅根
- 锥螺厣
- 鹧鸪血
- 蜘蛛果茎叶
- 蜘蛛草
- 追风伞
- 走茎丹参
- 茱苓草
- 鲻鱼
- 铁扇子
- 香雪兰
- 紫靛
- 苎麻根
- 蜘蛛香
- 莨菪
- 苎麻梗
- 藏青果
- 走游草
- 地龙
- 鹧鸪脂
- 棕榈花
- 蜘蛛
- 走马芹
- 密花草
- 钟萼木
- 乌藨连
- 蝙蝠藤
- 犀角
- 苏木蓝
- 灰钉
- 华清香藤
- 三七叶
- 水蛭
- 珠子参
- 粤万年青
- 空心木
- 紫花鱼灯草
- 白梅
- 猪大肠
- 细叶乌蔹莓
- 大山黧豆
- 紫啸鸫
- 柳叶菜
- 一枝蒿
- 斩龙草
- 瓢瓜
- 苏铁叶
- 对节叶
- 安徽杜鹃
- 竹节海棠
- 接骨风
- 毛贯众
- 蚕豆荚壳
- 野洋参
- 石枫药
- 金钩如意草
- 刺桐花
- 鹰不泊薳
- 黄背草苗
- 糖茶藨
- 杜梨
- 椰根
- 腊梅
- 沼生柳叶菜
- 多裂委陵菜
- 秋海棠果
- 大金银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