皱叶羊蹄
《*辞典》:皱叶羊蹄
拼音注音
Zhòu Yè Yánɡ Tí
别名
野菠菜,癣药草。土大黄、牛舌菜(《广西中草药》)。
出处
《广西中草药》
来源
为蓼科植物假菠菜的全草。
原形态
一年生草本,高0.5~1米。茎直立,中空,圆形,表面有棱槽,略分枝。叶互生,披针形至长圆形,长8~14厘米,宽1~2.8厘米,顶端渐尖,基部急尖,全缘,愈近茎顶部的叶愈小;时柄无毛;托叶鞘状,颇长,膜质。花两性,黄绿色,多朵成束簇生子叶腋内,再由多数的花束组成总状花序;花梗纤细,下部具节;花萼6深裂,外面3片小,线状长圆形,绿色,内面3片大,三角状卵形或菱形,果熟时黄褐色,具网纹,每片背部中间有一长圆形隆起的小瘤体,边缘有2~6枚针状小刺。小坚果三角形,包藏在扩大的内花萼内,黄褐色。花期3~4月。果期6~7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湿地、路旁、田边。分布广西、广东等地。
化学成分
果含羊蹄根甙、芸香甙、金丝桃甙。
性味
味酸苦,性寒,无毒。
功能主治
杀虫,清热,凉血,治痈疮肿痛,秃疮疥癣,跌打肿痛。
用法用量
外用:捣敷。
复方
治疮疡肿痛:皱叶羊蹄根适量,黄糖五钱,八角二只。共捣烂,敷患处。(性味以下出《广西中草药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铁破锣
- 黑血藤
- 钩藤根
- 白藤
- 稗米
- 劲直酢浆草
- 臭矢菜
- 赛北紫堇
- 金针菜
- 雄黄豆
- 白颖苔草
- 鱼眼草
- 麦冬
- 黑蒴
- 青天葵
- 枫柳皮
- 鸢翅骨
- 黑心姜
- 葛粉
- 跌破竻
- 广石豆兰
- 葛叶
- 古钮菜
- 麻黄
- 白蔹子
- 关苍术
- 瓜馥木
- 锈毛钝果寄生
- 鹳肉
- 贯叶连翘
- 鲐鱼
- 鹅喉管
- 八月瓜
- 总状绿绒蒿
- 关东丁香
- 雪乌
- 光叶水苏
- 珂
- 祖司麻
- 鸡脚刺
- 胆星
- 红丝线
- 白车轴草
- 竹(鼠留)肉
- 苦芥
- 百草霜
- 覆盆子根
- 鼹鼠
- 蠵龟筒
- 鱼鳖金星
- 薜荔
- 腐沫
- 白薯莨
- 香艾
- 香蕉根
- 都咸子
- 降龙草
- 云杉球果
- 青鱼胆
- 附子
- 鸭肪
- 凹瓦韦
- 苦竹叶
- 黄锁梅
- 鹌鹑蛋
- 鹬肉
- 马肝
- 凹朴皮
- 豆腐皮
- 谷精草
- 乳腐
- 四照花果
- 柞木皮
- 麝香壳
- 狗宝
- 毛茄
- 过山青
- 苹婆
- 肉豆蔻衣
- 铁脚威灵仙叶
- 葛上亭长
- 鸡内金
- 白鸭肉
- 豆腐
- 珍珠莲
- 水柏枝
- 鼠妇
- 蜀葵叶薯蓣
- 蟹壳
- 金锦香
- 红葱
- 艾虎脑
- 老牛揣
- 烟筒花
- 鲜黄连
- 黄藤
- 八楞麻
- 风箱树花
- 鸨肉
- 潮风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