鸢翅骨
《中华本草》:鸢翅骨
拼音注音
Yuān Chì Gǔ
别名
鹰翅骨
英文名
wing bone of a kite, kite wing-bone
出处
出自《四川中药志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鹰科动物鸢的双翼骨骼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ilvus korschun (Gmelin)
原形态
鸢,鸢为大型鸟类。羽色大都为褐色。额白;上体包括两翅的表面几为纯褐色,头顶和后颈的各羽有黑褐色羽干,两侧杂以棕白色,使羽干纹特别明显。两翅初级飞羽黑褐色。尾呈叉状;尾羽浓褐,微缀黑褐色横斑,羽端褐白色。耳羽纯黑褐色,故又名黑耳鸢颏和喉白,羽端较褐,羽干黑褐,胸以瑕浓褐色,羽干也黑,其左右两侧稍沾棕色,因呈纵纹;下腹、尾下覆羽以及覆腿羽呈棕黄色,白色羽基常展露于外;翼下覆羽暗红褐色,腑红褐色而杂以黑褐色羽干;尺羽下面大都暗灰褐色,而于外侧初级飞羽的基部具一大形白斑,展翅高翔时,特别明显。幼鸟的头部和腹部满布纵纹。虹膜暗褐色;嘴黑色,蜡膜和下嘴基部淡黄沾绿;脚灰黄色,爪黑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为城市、村镇以及栽培地带和山野等处常见的一种鸟类。天晴朗时,喜单独翱翔在天空中历久不停。冬季三五成群漫游。飞行时易改变方向而多成圈状,或在滑翔中两翅不甚振动,有如高悬在空中一般。视力锐每,叫声如吹箫一般。食物主要为肉食性,如小型兽类、鸟类、两栖类及鱼类等,亦吃小型动物尸体及残屑。在我国南方自二月间就开始繁殖,结群营巢在山谷丛树间的巨木上,或置于小丘的岩棚巅处。卵每窝一般2-3枚,污白色或稍带绿,杂以各色斑点。资源分布:分布几遍全国各地,为终年常见的留鸟。
性味
咸;平
归经
肺经
功能主治
止咳;平喘。主小儿齁咳
用法用量
内服:煅存性研末服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鸢翅骨
拼音注音
Yuān Chì Gǔ
出处
《四川中药志》
来源
为鹰科动物鸢的翅骨。
原形态
动物形态详"鸢脚爪"条。
功能主治
治小儿齁咳累,鸢翅骨,刮灰兑开水服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酸藤木
- 蜀葵子
- 苹婆
- 鬼盖
- 鲥鱼
- 锦葵
- 皂荚子
- 酸不溜根
- 鬼点灯
- 鸽肉
- 鱼鳞菜
- 鸦椿卫矛
- 砒霜
- 艾虎脑
- 高山芹根
- 砒石
- 赶风柴
- 飘带草
- 辟汗草
- 皱叶变豆菜
- 鼠皮
- 闭鞘姜
- 谷皮藤
- 萍蓬草根
- 蛇莓
- 泡桐根
- 珠子参
- 白托柄菇
- 对对参
- 蛇见怕
- 鸭胆
- 钩藤根
- 谷精草
- 赛莨菪
- 鸭脚艾
- 蛇白蔹
- 粘人花根
- 皱叶南蛇藤
- 阿尔泰扭藿香
- 鬼箭锦鸡儿
- 高粱七
- 鳡鱼
- 鲨鱼骨
- 麝香
- 海带
- 皱杓兰
- 竹蠹虫
- 云锦杜鹃
- 锅铲叶
- 高山龙胆
- 谷芽
- 阿利藤
- 春花木
- 小蒜
- 高粱根
- 珠儿参
- 埃蕾
- 蒲棒
- 螃蟹脚
- 赛葵
- 鬼臼
- 蜀五加
- 庵闾
- 酥
- 过坛龙
- 鸭脚黄连
- 中华莛子藨
- 鳝鱼血
- 竹叶心
- 过江藤
- 酸不溜
- 阿育魏实
- 鹰头
- 鲨鱼油
- 鸢根
- 蛇头草
- 鱼藤
- 鸽粪
- 川牛膝
- 鸭
- 首乌藤
- 鹦哥花藤
- 高脚落山箕根
- 革耳
- 盆架树
- 竹实
- 竹叶蕉
- 鼺鼠
- 黄麻叶
- 麝香草
- 高山栲
- 瓢瓜
- 鼠曲草
- 白刺花叶
- 骨牌蕨
- 鳜鱼胆
- 鲨鱼翅
- 骨节草
- 鹰骨
- 铜棒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