鱼蓼
《中华本草》:鱼蓼
拼音注音
Yú Liǎo
别名
蓼草、大马蓼、水辣蓼、、水蓼、旱辣蓼、辣蓼、蛤蟆腿、节蓼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蓼科植物酸模叶蓼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间采收,晒干。
原形态
一年生草本,高20-120cm。茎直立。叶互生;叶柄较短,生粗硬刺毛;托叶鞘筒状,无毛,先端截形,具多数脉;叶片披针形、长圆状披针形,先端渐尖,常微钝,基部楔形,上面有新月形斑点,绿色,下面有腺点,主脉及叶缘具粗硬刺毛。圆锥花序由数个花穗组成,花穗顶生或腋生,长4-6cm,花序轴有腺点或腺毛;苞片漏斗状,边缘斜生,并有稀疏缘毛,内具数花;花被淡绿色或粉红色,通常4裂,具腺点;裂片椭圆形;雄蕊6;花柱2,近基部分离,向外弯曲。瘦果卵圆形,扁平,微有棱,长2.5-3mm,褐黑色,有光泽,包于宿存花被内。花期6-8月,果期7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路旁湿地、沟渠水边。我国各地均有分布。资源分布:我国各地均有分布。
形状
性状鉴别 茎圆柱形,褐色或浅绿色,无毛,常具紫色斑点。叶片卷曲,展平后呈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长7-15cm,宽1-3cm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主脉及叶缘具刺伏毛;托叶鞘筒状,膜质,无毛。花序圆锥状,由数个花穗组成;苞片漏斗状,内具数花;花被通常4裂,淡绿色或粉红色,具腺点,雄蕊6,花柱2,向外弯曲。瘦果卵圆形,侧扁,两面微凹,黑褐色,有光泽,直径2-3mm,包于宿存花被内。气微,味微涩。
化学成分
酸模叶蓼的地上部分含槲皮素 3-O-β-D-吡喃葡萄糖甙(quercetin-3-O-β-Dglucopyranooide),槲皮素-3-O-β-D-吡喃半乳糖甙(quercetin-3-O-β-D-galactopyranoside),槲皮素-3-O-β-D-葡萄糖甙-2"-没食子酸酯(quercetin-3-O-β-D-glucoside-2"-gallate),槲皮素-3-O-α-L-呋喃阿拉伯糖甙(quercetin-3-O-α-L-arabofuranoside),山柰酚-3-O-β-D-吡喃半乳糖甙(kaempferol-3-O-β-D-galactopyranoside),山柰酚-3-O-β-D-葡萄糖甙-2"-没食子酸酯(kaempferol-3-O-β-D-glucoside-2"-gallate),酸模叶蓼异黄酮酚(lapathinol), 酸模叶蓼二氢查尔酮(lapathone),酸模叶蓼当归酰氧查尔酮(angelafolone),酸模叶蓼异戊酰氧查尔酮(valafolone),酸模叶蓼2-甲基丁酰氧基查尔酮(melafolone),2',4'-二羟基-6'-甲氧基-查尔酮(2',4'-dihydroxy-6'-methhoxy-chal-cone),4',6'-二甲氧基-2'-羟基查尔酮(4',6'-dimethoxy-2'-hy-droxychalcone),2',4'-二羟基-3',6'-二甲氧基查尔酮(2',4'-dihy-droxy-3',6'-dimethoxychalcone),2',4'-二羟基-6'-甲氧基-3'-当归酰氧基查尔酮(2',4'-dihydroxy-6'-methoxy-3'-angeloy-loxychalcone),2',4'-二羟基-6'-甲氧基-3'-(2-甲氧基丁酰氧基)查尔酮[2',4'-dihydroxy-6'-methoxy-3'-(2-methoxybutyryloxy)-chalcone],2',4'-二羟基-6'-甲氧基-3'-异戊酰氧基查尔酮(2',4'-dihydroxy-6'-methoxy-3'-isovaleryloxychalcone)。酸模叶蓼的根中含有2-甲基萘(2-methyl naphthalene)。此外,该植物中还含有3,5-二羟-4-甲基茋(3,5-dihydroxy-4-methylstilbene)和5-甲氧基-6,7-亚甲二氧基黄酮(5-methoxy-6,7-methylenedioxyflavone)。
药理作用
本品的甲醇提取物在试管内对人血浆胆碱酯酶的抑制率在80%以上。乙醇提取物对亲水性气单胞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霍乱弧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。果实水煎剂对志贺和福氏痢疾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。从本植物中提取的3,5-二羟-4-甲基茋和5-甲氧基-6,7-亚甲二氧基黄酮对苯并咪唑类杀真菌药有解毒作用。
性味
辛;苦;性微温
功能主治
解毒;除湿;活血。主疮疡肿痛;瘰疬;腹泻;痢疾;湿疹;疳积;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;月经不调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1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煎水洗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鳐鱼胆
- 鱼尾葵根
- 鹦哥花藤
- 鮧鱼目
- 鼬鼠肉
- 鱼胶
- 鱼香根
- 鱼尾葵叶
- 鱼眼草
- 红杉
- 鱼鳖金星
- 鸢翅骨
- 鸦跖花
- 鸭肪
- 赤小豆叶
- 山楂根
- 鱼鳞甲
- 鼋膏
- 雅红隆
- 鱼藤
- 鸢根
- 鮧鱼
- 鱼狗
- 鸭肫衣
- 鹰爪枫
- 鼋甲
- 雅丽千金藤
- 鸭头
- 柚核
- 鸢脚爪
- 鸭舌头
- 鱼胆草
- 蜘蛛果
- 雁脂
- 鸢尾
- 树刁
- 鱼尾葵
- 接骨木
- 金丝藤仲
- 黄桷树根疙瘩
- 刺竹叶
- 大叶凤尾
- 白果槲寄生
- 蒲黄
- 支柱蓼
- 金不换
- 翻白草
- 乌鱼蛋
- 鹰不泊薳
- 鸭跖草
- 三叶金锦香
- 鸦椿卫矛
- 鸭嘴癀
- 香薷
- 太阳海星
- 金线草
- 鮧鱼尾
- 鸦葱
- 鸭血
- 新塔花
- 白升麻
- 鸦片
- (鱼彭)鱼脑
- 鸭屎树
- 鸭脚蓼
- 红川乌
- 椰子浆
- 黄花夹竹桃
- 三叶海棠
- 大叶马尾连
- 鸭脚板草
- 山麻雀
- 鳙鱼
- 九节风
- 疏叶香根芹
- 向日葵茎髓
- 红千层
- 毛蕨根
- 蝈蝈
- 刺叶楤木
- 片鸡尾草
- 郁金
- 小接骨丹
- 朝鲜一枝黄花
- 银边吊兰
- 田螺壳
- 苦竹叶
- 无花果
- 鸭脚黄边
- 六大天王
- 西伯利亚青兰
- 黑皮跌打
- 心叶秋海棠
- 水泽兰
- 粉叶地锦
- 山慈菇叶
- 石南
- 牛屎树
- 柳杉
- 苦壶卢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