银叶柳
《中华本草》:银叶柳
拼音注音
Yín Yè Liǔ
别名
小叶杨柳、白水杨柳、水柳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杨柳科植物银叶柳的根或枝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alix chienii Cheng采收和储藏:根多在夏、秋季采收,枝叶宜在春、夏季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灌木或小乔木。树干通常弯曲,树皮纵浅裂。叶片长椭圆形或披针形,侧脉8-12对,边缘具细腺锯齿;叶柄长约1mm,有绢状毛。花序与叶同时或稍先叶开放;雄花序圆柱状,长1.5-2cm,梗长3-6mm,基部有3-7小叶,轴有长毛;雄蕊2,花丝基部合生;苞片两面有长毛;腺体2,背生和腹生;雌花序长1.2-1.8cm,基部有3-5小叶;子房无毛,花柱短而明显,柱头2裂;苞片两面无毛,有缘毛;腺体1,腹生。蒴果卵状长圆形。花期4月,果期5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500-600m的溪流两岸或灌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。
性味
辛;苦;性寒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祛风止痒;止痛。主感冒发热;咽喉肿痛;皮肤瘙痒;膀胱炎;尿道炎;跌打伤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银叶柳
来源
杨柳科银叶柳Salix chienii Cheng,以根入药。
生境分布
安徽、浙江、湖南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,祛风止痒。主治感冒发热,咽喉肿痛,皮肤瘙痒症。
用法用量
3~5钱;外用适量,水煎外洗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刺南蛇藤
- 黄葛树
- 黄精叶钩吻
- 米面蓊根
- 铁草鞋
- 龟胶
- 荠菜花
- 红花岩黄芪
- 朱砂菌
- 腊梅
- 蜈蚣
- 黄唇鱼鳃
- 黄紫堇
- 黄樟
- 厚叶素馨
- 艳山姜
- 木棉
- 鞭叶耳蕨
- 匙叶伽蓝菜
- 臭黄皮
- 马鬐膏
- 鬼毛针
- 腥藤
- 柠檬皮
- 蜘蛛果茎叶
- 木蜡树叶
- 三条筋
- 芦茎
- 挪挪果
- 白刺花
- 木姜子
- 结香花
- 绵萆薢
- 海柳
- 胡桃树皮
- 蜥蜴
- 十两叶
- 烂茶叶
- 香加皮
- 草灵脂
- 柳絮
- 蝼蛄
- 蜘蛛蜕壳
- 石筋草
- 山矾叶
- 山狸子肉
- 量天尺
- 小豆柴
- 八楞麻
- 旱田草
- 楸树
- 侧耳
- 满天飞
- 穬麦蘖
- 披针叶毛茛
- 跳八丈
- 地龙
- 大巢菜
- 蛤蟆草
- 刺蒺藜
- 浮萍
- 川滇桤木
- 大叶青木香
- 单叶铁线莲
- 狗核树
- 猕猴桃藤中汁
- 鹅肠草
- 黑参
- 垂果南芥
- 苦檀子
- 蛇王藤
- 使君子根
- 萆薢
- 榕树皮
- 冬珊瑚
- 短冠草
- 毛大丁草根
- 滴水珠
- 地下明珠
- 香橼
- 牛金子
- 蝎子七
- 蓼实
- 竹林消
- 鱼鳔
- 崖棕根
- 祁州一枝蒿
- 藤黄连
- 岗梅
- 胆南星
- 鸽粪
- 菜豆树
- 飞燕草
- 球花马蓝
- 蕨
- 透明草
- 黑豆衣
- 黄麻根
- 库页悬钩子
- 樗白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