银叶柳
《中华本草》:银叶柳
拼音注音
Yín Yè Liǔ
别名
小叶杨柳、白水杨柳、水柳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杨柳科植物银叶柳的根或枝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alix chienii Cheng采收和储藏:根多在夏、秋季采收,枝叶宜在春、夏季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灌木或小乔木。树干通常弯曲,树皮纵浅裂。叶片长椭圆形或披针形,侧脉8-12对,边缘具细腺锯齿;叶柄长约1mm,有绢状毛。花序与叶同时或稍先叶开放;雄花序圆柱状,长1.5-2cm,梗长3-6mm,基部有3-7小叶,轴有长毛;雄蕊2,花丝基部合生;苞片两面有长毛;腺体2,背生和腹生;雌花序长1.2-1.8cm,基部有3-5小叶;子房无毛,花柱短而明显,柱头2裂;苞片两面无毛,有缘毛;腺体1,腹生。蒴果卵状长圆形。花期4月,果期5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500-600m的溪流两岸或灌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。
性味
辛;苦;性寒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祛风止痒;止痛。主感冒发热;咽喉肿痛;皮肤瘙痒;膀胱炎;尿道炎;跌打伤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银叶柳
来源
杨柳科银叶柳Salix chienii Cheng,以根入药。
生境分布
安徽、浙江、湖南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,祛风止痒。主治感冒发热,咽喉肿痛,皮肤瘙痒症。
用法用量
3~5钱;外用适量,水煎外洗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毛刺果藤
- 省沽油
- 广玉兰
- 隔山消
- 蛇含
- 藤金合欢
- 可爱花
- 鱼虱子
- 假荔枝根
- 土贝母
- 青刺尖
- 栲栗
- 鬼羽箭
- 苦碟子
- 木绣球茎
- 卷耳
- 水皂角子
- 保山附片
- 昂天莲
- 阿月浑子
- 细叶防风
- 斯里兰卡肉桂
- 猪毛
- 尖齿耳蕨
- 美商陆
- 黄颡鱼涎
- 青麸杨根
- 千叶独活根
- 姜黄草
- 云南莲座蕨
- 雀梅藤
- 天牛
- 苦豆根
- 牡荆子
- 抚松乌头
- 五味藤
- 徐长卿
- 羊七莲
- 大白顶草
- 牛脾
- 山吴萸果
- 番石榴子
- 清香桂
- 雕骨
- 四棱杆
- 黄锁梅
- 野杜仲
- 稻草
- 鸡树条
- 省雀花
- 鄂报春
- 金鱼草
- 红帽顶
- 山橘
- 卵叶鳞始蕨
- 烟管蓟
- 黄荆
- 刺蒺藜
- 山水芹菜
- 猕猴桃根
- 桔梗
- 滇高良姜
- 笔仔草
- 栗树皮
- 昙花
- 地皮风
- 鸡尾木
- 乌桕木根皮
- 九连灯
- 青蒜
- 金剪刀草
- 雄黄豆
- 太白菊
- 车前草
- 山核桃皮
- 假荆芥
- 电灯花
- 大田基黄
- 乌当归
- 银叶树
- 叉分蓼
- 栎叶槲蕨
- 大避债蛾
- 金箔
- 骆驼脂
- 轻粉
- 蛇胆
- 黑汉条
- 藤本夜关门
- 阔叶赤车使者
- 粉绿藤
- 芒叶小米草
- 蛟龙木
- 大金发藓
- 红背酸藤
- 麦门冬
- 地盘松球
- 花生壳
- 红皮
- 千年不烂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