猪毛蕨
《中华本草》:猪毛蕨
拼音注音
Zhū Máo Jué
别名
绿爬山虎、大蕨菜、青竹标、骨碎补、爬岩龙、爬山虎、土元参、指掌蕨、青碎补、青飞龙、石生姜
英文名
Lucid Phymatodes
出处
出自《云南中草药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水龙骨科植物光亮瘤蕨的根茎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hymatodes cuspidata(D.Don)Alston[Polypodium cuspidatum D.Don;Phymatodes lucida(Roxb.)Ching]
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挖取,除去须根,鲜用或晒干用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hymatodes cuspidata(D.Don)Alston[Polypodium cuspidatum D.Don;Phymatodes lucida(Roxb.)Ching]
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挖取,除去须根,鲜用或晒干用。
原形态
植株高60-100cm。根茎肉质,横生,粗约1cm,与叶柄基部被褐色、卵圆形、边缘不整齐的大鳞片。叶远生;叶柄长30-40cm,淡棕色,基中以关节着生于根茎;叶片近革质,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长40-60cm,宽20-30cm,单数一回羽状;羽片2-20对,披针形,上部的互生,下部的对生,斜展,宽2-3cm,近于无柄;先端的披针形,长15-25cm,宽2-3cm,渐尖头,先端长尾状,基部楔形而稍下延,全缘,有软骨质边;叶脉不明显,小脉网状,内藏小脉分叉而先端呈棒状。孢子囊群圆形,在中脉两侧各成1行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50-1500m的疏林下向阳的石灰岩上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、贵州、西藏等地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云南、贵州、西藏等地。
形状
干燥根茎圆柱形,长约13cm,常有阶状分歧。表面灰棕色,有多数须根痕或浅棕色鳞片。质坚硬,折断面略平坦,灰白色,维管束排列成环,并有众多棕色小点。气微弱,味微涩。本品在广西作骨碎补用。
性味
辛;涩;温;有小毒
归经
肝;肾经
功能主治
活血消肿;续骨。主无名肿毒;小儿疳积;跌打损伤;骨折;腰腿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5-9g,大剂量可用至15g。外用:适量,研未酒调敷。
注意
忌吃酸、萝卜等食物。
各家论述
1.《云南中草药选》:活血,止痛,接骨,消肿。治跌打损伤,骨折。
2.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补肾,壮筋骨。治腰腿痛。
2.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补肾,壮筋骨。治腰腿痛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猪毛蕨
拼音注音
Zhū Máo Jué
别名
绿爬山虎、大蕨菜、青竹标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。
出处
《云高中草药选》
来源
为水龙骨科光亮密网蕨的根茎。全年可采。切片,晒干。
原形态
光亮密网蕨,又名:光亮费蕨。
多年生草本,高60~100厘米。根茎粗,横走,被鳞片;鳞片大,卵圆形,褐色,边缘不整齐。叶疏生;叶柄长30~40厘米,基部有关节;叶片近革质,和叶柄近等长,宽20~30厘米,矩圆形或矩圆披针形,单数羽状;羽片披针形,宽2~3厘米,渐尖头,基部楔形,近无柄,或上部的稍下延,全缘,有软骨质的狭边;侧脉不明显,小脉网状。孢子囊群圆形,稍近主脉,两侧各1行。
生境分布
生于溪边、岩石上及林中阴湿处。分布云南、贵州、广西、广东等地。
形状
干燥根茎圆柱形,长约13厘米,常有趾状分歧。表面灰棕色,有多数须根痕或浅棕色鳞片。质坚硬,折断面略平坦,灰白色,维管束排列成环,并有众多棕色小点。气微弱,味微涩。本品在广西作骨碎补用。
性味
《云南中草药选》:"涩,温,有小毒。"
功能主治
①《云南中草药选》:"活血,止痛,接骨,消肿。治跌打损伤,骨折。"
②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"补肾,壮筋骨。治腰腿痛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.5~3钱。外用:研末调酒敷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柿花
- 大避债蛾
- 豪猪肉
- 藤本夜关门
- 黄皮叶
- 骨把
- 芒叶小米草
- 九节风
- 四大天王
- 杏花
- 华东瘤足蕨
- 橘根
- 红川乌
- 林背子
- 大树跌打
- 野芫荽
- 华东木蓝
- 梁王茶
- 羊皮
- 石地钱
- 翠雀花
- 奶浆参
- 银边吊兰
- 仰天钟根
- 枫杨
- 黄藨根
- 薜荔
- 土百部
- 通骨消
- 蕺叶秋海棠
- 三钻风
- 跳八丈
- 砂仁壳
- 白鹇
- 蒲蒻
- 节节茶
- 和合草
- 大黄
- 云南美登木
- 淡秋石
- 马牙七
- 二仙桃
- 烂茶叶
- 枫香树根
- 红娘子
- 茨菇草
- 透明草
- 管南香
- 铁牛钻石
- 虎头兰
- 龙齿
- 蝇子草
- 猴头菌
- 虫牙药
- 槟榔花
- 接骨仙桃
- 苏木蓝
- 虎牙
- 漏斗瓶蕨
- 石楠
- 牛蹄甲
- 小年药
- 黄珠子草
- 小三棵针
- 虾蟆
- 仙人掌
- 黄蜀葵
- 十三年花
- 大白顶草
- 雷丸
- 楮皮间白汁
- 滇瑞香
- 细叶卷柏
- 地柏树
- 羊七莲
- 羊胎
- 大过路黄
- 獭肝
- 水百合
- 番石榴子
- 白苏子油
- 丝瓜根
- 红花点地梅
- 梓白皮
- 百部
- 海粉
- 猕猴桃根
- 软骨过山龙
- 八角莲
- 露兜竻蔃
- 牛胆参
- 刺针草
- 刺藦苓草
- 蚕茧草
- 锦地罗
- 苍耳子
- 穿耳菝葜
- 催产草
- 缠竹黄
- 刺老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