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脂麻
《*辞典》:白脂麻
拼音注音
Bái Zhī Má
别名
白油麻(《近效方》),白胡麻(《纲目》)。
出处
《本草衍义》
来源
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白色种子。
化学成分
种子含水分5.42%、油量52.75%、蛋白质22.69%、粗纤维7.57%、糖类6.30%、灰分5.25%。芝麻油的主要成分为油酸(48%)和亚麻酸(37%),其它成分为硬脂酸和软脂酸,其中还含有抗氧物质一维生素E和芝麻酚。此外,富含钙质。其余参见"黑脂麻"条。
性味
甘,平。
①《嘉佑本草》:"大寒,无毒。"
②《品汇精要》:"味甘,性大寒,无毒。"
③《医学入门》:"甘,寒。"
功能主治
润燥,滑肠。治脾约便难,小儿头疮。
①孟诜:"治虚劳,滑肠胃,行风气,通血脉,去头上浮风,润肌肉,食后生啖一合,终身勿辍。客热可作饮汁服之。生研敷小儿头上诸疮。"
②《本经逢原》:"润肺除燥,下通脾约便难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2两;或研末。外用:捣敷。
复方
治呕逆:白油麻一大合,以清酒半升,煎取三合,看冷热得所,去油麻,以酒顿服之。(《近效方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老鼠刺
- 菊叶三七
- 芒叶小米草
- 雷公藤
- 朝鲜一枝黄花
- 藤本夜关门
- 吴茱萸叶
- 牌楼七
- 湖北海棠
- 鲫鱼脑
- 柯蒲木
- 灰菜
- 狭叶垂头菊
- 藤槐
- 萍蓬草子
- 山橘叶
- 珍珠菜
- 石南
- 柿花
- 鹌鹑蛋
- 密穗砖子苗
- 萍蓬草
- 檵花叶
- 夹竹桃
- 紫草茸
- 牦牛胆结石
- 伏毛山豆根
- 厚朴
- 华东瘤足蕨
- 野葡萄藤
- 鸡骨菜
- 红丝线
- 碎骨红
- 滨海前胡
- 酸藤果
- 麻叶绣球果
- 东北卫矛
- 大母猪藤
- 黄金菊根
- 景天
- 大叶排草
- 泽藓
- 黑色鳞毛蕨
- 野芫荽
- 铁藤
- 石楠
- 华东木蓝
- 梁王茶
- 博落回
- 翠雀花
- 红头翁
- 苦白蹄
- 罗伞树
- 豪猪肉
- 肺心草
- 虫牙药
- 苏木蓝
- 虎牙
- 红川乌
- 地乌
- 鹿蹄草
- 棕叶七
- 桔梗
- 红皮
- 萝卜防己
- 芡实
- 大金牛草
- 细叶卷柏
- 下果藤
- 矮脚南
- 天牛
- 锯齿溪蟹
- 楼梯草
- 兔耳子草
- 鸭脚木叶
- 野棕
- 白花射干
- 细叶大戟
- 四方盒子草
- 金凤藤
- 鸡肫草
- 海石鳖
- 藤乌
- 仙人掌
- 楮实子
- 飞来蓝
- 蜘蛛果
- 草果
- 楮皮间白汁
- 珠兰
- 红背酸藤
- 黑皮青木香
- 大块瓦
- 小黄鼠狼
- 獭肝
- 水百合
- 紫河车
- 牛蹄甲
- 睡菜
- 鸜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