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脂麻
《*辞典》:白脂麻
拼音注音
Bái Zhī Má
别名
白油麻(《近效方》),白胡麻(《纲目》)。
出处
《本草衍义》
来源
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白色种子。
化学成分
种子含水分5.42%、油量52.75%、蛋白质22.69%、粗纤维7.57%、糖类6.30%、灰分5.25%。芝麻油的主要成分为油酸(48%)和亚麻酸(37%),其它成分为硬脂酸和软脂酸,其中还含有抗氧物质一维生素E和芝麻酚。此外,富含钙质。其余参见"黑脂麻"条。
性味
甘,平。
①《嘉佑本草》:"大寒,无毒。"
②《品汇精要》:"味甘,性大寒,无毒。"
③《医学入门》:"甘,寒。"
功能主治
润燥,滑肠。治脾约便难,小儿头疮。
①孟诜:"治虚劳,滑肠胃,行风气,通血脉,去头上浮风,润肌肉,食后生啖一合,终身勿辍。客热可作饮汁服之。生研敷小儿头上诸疮。"
②《本经逢原》:"润肺除燥,下通脾约便难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~2两;或研末。外用:捣敷。
复方
治呕逆:白油麻一大合,以清酒半升,煎取三合,看冷热得所,去油麻,以酒顿服之。(《近效方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白草莓
- 白三七
- 半边菜
- 笔仔草
- 秘鲁香胶
- 白背三七茎叶
- 青礞石
- 白带草
- 宝盖草
- 芹花
- 半夏曲
- 白石英
- 漆树根
- 斑茅花
- 斑茅
- 白腹锦鸡
- 土牛膝
- 瓣蕊唐松草
- 兔耳子草
- 土大黄叶
- 薄荷
- 北方点地梅
- 曲枝天冬
- 天泡子
- 蛴螬
- 天仙果
- 天山堇菜
- 柏树油
- 秋海棠花
- 冰
- 白簕枝叶
- 美商陆
- 半枫荷叶
- 饱饭花
- 鹊
- 漆大姑根
- 斑花杓兰
- 白花射干
- 百日草
- 白椴
- 三丫苦叶
- 斑瓣虎耳草
- 白草
- 球兰
- 白兰花叶
- 秋鼠曲草
- 白垩铁线蕨
- 滨海前胡
- 斑竹壳
- 白郎花
- 鳍蓟
- 鳖卵
- 白狼毒
- 青钱柳叶
- 柏树果
- 蓖麻蚕
- 海芋
- 白饭树叶
- 琼越线蕨
- 天生草
- 蔷薇花
- 青叶胆
- 九牛薯
- 青杠膏
- 薜瓣
- 百合花
- 窃衣
- 斑叶堇菜
- 八角莲叶
- 白垩
- 箐跌打
- 青灰叶下珠
- 青鱼
- 斑叶兰
- 报春花
- 柏根白皮
- 土红苓
- 山红稗
- 土远志
- 土香薷
- 七里香
- 土蜂
- 白三百棒
- 土碎补
- 太白贝母
- 鳖肉
- 祁连山圆柏
- 茄根
- 白绿叶果实
- 百解藤
- 冰草
- 醉鱼草
- 扁担蒿
- 清明菜
- 白背叶(峨嵋山胡椒)
- 白饭树
- 茜草茎
- 球花紫云英
- 刻裂紫堇
- 青风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