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狼毒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白狼毒
别名
狼毒[东北]、狼毒疙瘩、黄皮狼毒、大猫眼草、猫眼根、山红萝卜根
来源
为大戟科大戟属植物狼毒大戟Euphorbia fischeriana Steud. [E. pallasii Turcz.]和月腺大戟E. ebracteolata Hayata的根。春、秋挖根,除去茎杆,切片晒干。
性味
辛,平。有大毒。
炮制
醋狼毒:将白狼毒片加醋拌匀,待醋吸尽,放锅内炒至微干,再晒干或烘干(每100斤用醋30~50斤)。
狼毒膏:将白狼毒4斤置锅内,加水浸泡煮沸,继以慢火煎熬,去渣过滤,再熬成膏状即得。
功能主治
破积杀虫,除湿止痒。用于淋巴结结核,骨结核,皮肤结核,牛皮癣,神经性皮炎,慢性支气管炎,阴道滴虫。
用法用量
炮制后用3~8分;外用以狼毒膏外搽。
注意
不宜内服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白花夏枯草
- 斑鸠菊
- 白芍
- 巴巴花
- 布渣叶
- 烟胶
- 盐肤木根皮
- 胖树根
- 白枪杆根
- 蜀漆
- 烟油
- 卜芥
- 白刺
- 玉溪天仙藤
- 斑地锦
- 玉米轴
- 胖血藤
- 爆仗竹
- 白榔皮
- 白残花
- 包谷火焰包
- 半圆盖阴石蕨
- 布朗耳蕨
- 白三百棒
- 白栎蔀
- 白猪母菜
- 硬叶吊兰
- 扁豆根
- 白花果
- 白芷
- 洋白蜡树
- 北方点地梅
- 扁竹兰
- 斑瓣虎耳草
- 白独活
- 白乳菇
- 盐胆水
- 竹柏根
- 淮通
- 巴豆
- 牙刷草
- 禹白附
- 白云瓜梗
- 白头翁花
- 白云瓜叶
- 波罗蜜
- 麦角
- 变色红菇
- 烟筒花
- 白云瓜
- 白果树皮
- 盐肤木皮
- 白花甜蜜蜜
- 白花灰毛槐树
- 白子菜
- 猬心肝
- 罂粟
- 白杨树
- 暴马子
- 扁藤
- 洋草果
- 玉米须
- 秧鸡
- 白皮柯
- 白屈菜
- 板蓝根
- 扁蒲扇
- 烟梦花
- 白线薯
- 半夏
- 斑楮头红
- 半支莲
- 白花坚荚树
- 白刺花叶
- 北鱼黄草
- 半枫荷根
- 扒地蜈蚣
- 白花苋
- 斑蝥
- 补血草
- 硬枝黑锁梅
- 崩疮药
- 白头翁茎叶
- 壁钱幕
- 眼子菜
- 礜石
- 白炭
- 白牛尾七
- 白带草
- 白前
- 白活麻
- 抱树莲
- 过岗龙
- 白簕枝叶
- 玉山芎穷
- 波棱瓜
- 盐麸树白皮
- 白千层叶
- 瘿花香茶菜
- 白牛胆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