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南山梅花
《中华本草》:云南山梅花
拼音注音
Yún Nán Shān Méi Huā
别名
西南山梅花。
英文名
Delavay Mockorange
出处
始载于(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)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虎耳草科植物云南山梅花的根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hiladelphus delavayi L. Henry.
原形态
云南山梅花 落叶灌木,高2-5m。小枝带紫色,近无毛;树皮褐色,脱落。叶对生;叶柄长约9mm,被长柔毛;叶片卵形至狭卵形,长3-9cm,宽1-6cm,先端渐尖,基部圆形,边缘有锯齿,上面近无毛,下面密生长柔毛。聚伞花序总状或伞房状,长约11cm,具7-11花;花梗长5-6cm,疏被柔毛;萼筒长约3mm,疏被柔毛或白粉,裂片4,紫绿色,近卵形,长约5mm,宽约4mm,先端渐尖,边缘和两面或多或少具柔毛;花瓣白色,菱状阔椭圆形,长约1cm,宽约9cm,先端微缺;雄蕊多数,长4-6mm;子房半下位,花柱长3-5mm,仅上端2裂,或连合至近柱头处,柱头4,长1-3mm。蒴果,4瓣裂。种子小,多数。花、果期5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700-3200m的林下、灌丛中或村边道旁。资源分布:分布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性味
辛;温
归经
肝;肾经
功能主治
活血,止痛,截疟。主跌打损伤;腰肋疼痛,疟疾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根皮:有活血,止痛的功能,用于疟疾,挫伤。腰胁疼痛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干冬菜
- 珍珠露水草
- 倒水莲
- 朱蕉花
- 柱果木榄果
- 水老虎
- 土燕窝
- 半把伞
- 玉叶金花
- 桂竹糖芥
- 早谷藨
- 烂茶叶
- 柱果木榄叶
- 玉龙鞭
- 紫萁
- 枣树皮
- 熊尾草
- 野鸦椿根
- 银木荷皮
- 水蕨
- 中华石楠果
- 羊乳
- 小垂头菊
- 巴旦杏仁
- 化血胆
- 云支花
- 紫花堇菜
- 珍珠绣球
- 燕麦草
- 牯牛卵囊
- 红黑二丸
- 倒触伞
- 合血香
- 紫竹根
- 石腊竹
- 野鸡头
- 栝楼子
- 毛八角枫
- 倒生莲
- 银鱼
- 紫茎牙痛草
- 竹叶
- 毛八角莲
- 蜘蛛网
- 广豆根
- 三十六荡
- 紫花芥
- 玉
- 盐匏藤果
- 倒钩刺
- 胡萝卜
- 木耳
- 华无柱兰
- 羊不食
- 直立婆婆纳
- 橄榄核
- 梦花根
- 丁癸草
- 羊蹄肉
- 珍珠草
- 枕材
- 竹林标
- 广石豆兰
- 羊角棉
- 枳实
- 合欢皮
- 芒刺复叶耳蕨
- 紫花苣苔
- 倒心叶桃叶珊瑚
- 云南地黄连
- 云南莲座蕨
- 枸骨树皮
- 淫羊藿
- 硬枝黑锁梅
- 厚朴花
- 华南皂荚
- 油柑木皮
- 孩儿草
- 喉痧药
- 珠芽半枝
- 橄榄仁
- 根辣
- 砧草
- 石韦
- 牙新渊
- 冬菇
- 竹节人参叶
- 云牛膝
- 野菱根
- 变叶榕
- 干旱毛蕨
- 桂丁
- 冻青叶
- 一叶萩
- 总状绿绒蒿
- 广西过路黄
- 祖司麻
- 华山参
- 紫弹树枝
- 构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