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骨木花
《*辞典》:接骨木花
拼音注音
Jiē Gǔ Mù Huā
出处
《国药提要》
来源
为忍冬科植物接骨木的花。4~5月采收整个花序。加热后花即脱落,除去杂质,晒干。
功能主治
①《国药提要》:"为发汗药。"
②《国药的药理学》:"为茶剂,用于发汗,又有利尿之效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.5~3钱,或泡茶饮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《中华本草》:接骨木花
拼音注音
Jiē Gǔ Mù Huā
英文名
Flower of Williams Elder
出处
出自《国药提要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忍冬科植物接骨木、毛接骨木及西洋接骨木的花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ambucus williamsii Hance S. williamsii Hance var .Miquelii (Nakai) Y.C. Tang采收和储藏:4-5月采收整个花序,加热后花即脱落,除去杂质,晒干。
原形态
1.接骨木 薄叶灌木或小乔木,高达6m。老枝有皮孔,贿民淡黄棕色。奇数羽状复叶对生,小叶2-3对,有时仅1对或多达5对,托叶狭带形或退化成带蓝色的突起;侧生小叶片卵圆形、狭椭圆形至倒长圆状披针形,长5-15cm,宽1.2-7cm,先端尖,渐尖至尾尖,基部楔形形或圆形,边缘具不整齐锯齿,基部或中部以下具1至数枚腺齿,最下一对小叶有时具长0.5cm的柄,顶生小叶卵形或倒卵形,先端渐尖或尾尖,基部楔形,具长约2cm的柄,揉碎后有臭气。花与叶同出,圆锥聚伞花序顶生,长5-11cm,宽4-14cm;具总花梗,花序分枝多成直角开展;花小而密;萼筒杯状,长约1mm,萼齿三角状披针形,稍短于萼筒;花垸蕾时带粉红色,开后白色或淡黄色,花冠辐状,裂片5,长约2mm;雄蕊与花冠裂片等长,花药黄色;子房3室,花柱短,柱头3裂。浆果状核果近球形,直径3-5mm,黑紫色或红色;分核2-3颗,卵形至椭圆形,长2.5-3.5mm,略有皱纹。花期4-5月,果期9-10月。2.毛接骨木 本种与接骨木的区别是:奇数羽状复叶有小叶片2-3对,小叶片主脉及侧的基部被明显的长硬毛,小叶柄、叶轴及幼枝被黄色长硬毛;花序轴除被短柔毛外还夹杂着长硬毛。3.西洋接骨木 本种与接骨木的区别是:枝具明显凸起的圆形皮孔;髓部发达,白色。奇数羽状复叶1-3对,通常2对。果实亮黑色。
性味
味辛;性温
功能主治
发汗利尿。主感冒;小便不利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4.5-9g;或泡茶饮。
各家论述
1.《国药提要》:为发汗药。2.《国药的药理学》:为茶剂,用于发汗,又有利尿之效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苦楝花
- 青蒿露
- 青药
- 鹊豆
- 黑皮青木香
- 散血草
- 萼果香薷
- 青脚莲
- 瓶耳小草
- 青刺尖
- 蝙蝠草
- 青琅玕
- 青皮树
- 麦冬
- 菝葜叶
- 雀舌豆
- 铁皮石斛
- 粉防己
- 牛尾泡
- 蓬莪术
- 十大功劳
- 青通草
- 暗紫贝母
- 麒麟菜
- 赛繁缕
- 通脉丹
- 青蒿
- 麒麟吐珠
- 黑草
- 葛粉
- 黑塔子
- 矮醋栗
- 过山风
- 剪刀股
- 石楠
- 阿尔泰扭藿香
- 铜钱麻黄
- 青叶胆
- 青钱柳
- 薄柱草
- 蛾药
- 绿玉树
- 酸模叶橐吾
- 沙芥
- 铁棒锤
- 满山红
- 大草乌
- 大驳骨
- 黄芽白菜
- 狮子七
- 蒲州豉
- 雉脑
- 都咸子树皮
- 关木通
- 地浆
- 牡荆根
- 碗蕨
- 麻雀脑
- 干檀香
- 罗布麻
- 灯盏细辛
- 千脚虫
- 鮧鱼涎
- 水草乌
- 金钟花
- 海茄子
- 酸叶胶藤
- 饺剪藤
- 紫阳花
- 追风伞
- 蜂斗菜
- 通草
- 山茶根
- 鹅掌楸根
- 矮脚罗伞
- 雀卵
- 酸藤木
- 青鳞鱼
- 糯米藤
- 高原点地梅
- 青香藤
- 鹅毛
- 青杠膏
- 麒麟尾
- 香樟叶
- 硼砂
- 鬼点灯
- 黔羊蹄甲
- 鹅掌上黄皮
- 蜀葵子
- 青蒿根
- 青皮
- 水胡满
- 峨参
- 青叶苎麻根
- 鸲鹆
- 地核桃
- 黄蜀葵花
- 黄蜀葵根
- 蝤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