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地榆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紫地榆
拼音注音
Zǐ Dì Yú
别名
隔山消、赤地榆
来源
牻牛儿苗科老鹤草属植物紫地榆Geranium strictipes R. Knuth [G. strigosum auct. non Burm. f.],以根入药。秋季采挖,洗净切片晒干。
性味
苦、涩,寒。
功能主治
清热利湿,活血止血。用于肠炎,痢疾,消化不良,慢性胃炎,月经不调,鼻衄;外用治跌打损伤。
用法用量
3~5钱,水煎服或泡酒服;外用适量,鲜品捣烂外敷或干品研粉水调敷患处。
备注
(1)云南红河地区另有一种[b]紫地榆[/b]为同属植物[b]赤地榆[/b]Geranium delavayi Franch.形态相似,功能主治相似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野木瓜果
- 盐蛇
- 野甘草
- 有柄石韦
- 狐心
- 黑腺珍珠菜
- 零陵香
- 峨眉紫金牛
- 梧桐
- 木本猪毛菜
- 金耳环
- 荜茇根
- 小山稔
- 朝天子
- 盐肤子
- 闹狗药
- 蜗牛壳
- 山莴苣
- 金雀马尾参
- 白草根
- 蜥蜴
- 铁落
- 韭叶芸香草
- 大酸浆草
- 杜仲藤
- 金兰
- 豪猪肉
- 小罗伞
- 草龙
- 曾青
- 狗狗秧
- 挂金灯
- 栝楼皮
- 列当
- 水蛭
- 土人参叶
- 野扁豆
- 野罂粟壳
- 楹树
- 梁王茶
- 东北红豆杉
- 南天竹梗
- 秋枫
- 藕
- 豆列当
- 南瓜瓤
- 猫头
- 阳桃
- 蓝桉
- 八月札
- 斑鸠菊
- 簕竹
- 羊肚菌
- 羚羊角
- 一柱香
- 云南美登木
- 美丽鳞毛蕨
- 羊屎条花
- 鹈鹕脂油
- 虎筋
- 矮杨梅
- 梨叶
- 扁豆衣
- 花椒叶
- 铁线莲
- 柑核
- 草豆蔻
- 凤尾贯众
- 野黄麻
- 肉半边莲
- 马来蒲桃
- 黄荆
- 矩叶大青
- 金樱子
- 刺瓜
- 水杨梅
- 水黄杨木
- 山狸子骨
- 铁藤根
- 水团花根
- 石夹生
- 山豆根
- 嘉兰
- 木本胡枝子皮
- 牛王肺筋草
- 革质红菇
- 灯蛾
- 福建柏
- 衣鱼
- 蚂蚁花根
- 肉连环
- 红葱
- 千层楼
- 香附
- 南天竹
- 喜树叶
- 喜树果
- 三枝枪
- 百灵草
- 梧桐白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