钻地风
《中华本草》:钻地风
拼音注音
Zuàn Dì Fēnɡ
别名
追地枫、桐叶藤、全叶钻地风、利筋藤
英文名
Root-bark of Chinese Hydrangeavine
出处
出自《植物名实图考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虎耳草科植物钻地风的根及茎藤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chizophragma integrifolium(Franch.)Oliv.[S.hydrangeoides Sieb.et Zucc.var.integrifolium Franch.]
采收和储藏:全年可采,挖取根部,剥取根皮,晒干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chizophragma integrifolium(Franch.)Oliv.[S.hydrangeoides Sieb.et Zucc.var.integrifolium Franch.]
采收和储藏:全年可采,挖取根部,剥取根皮,晒干。
原形态
钻地风 落叶木质藤本,以气根攀援,长至4m以上。叶对生;叶柄长达8cm;叶片卵圆形至阔卵圆形,长8-15cm,宽5-10cm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或圆形至心形,全缘或上半部疏生小齿,质厚,下面叶脉有细毛或近无毛;伞房式聚伞花序顶生;花二型;周边为不育花,仅具一片大形萼片,狭卵形至椭圆状披针形,长约4-6cm,宽约3cm,先端短尖,乳白色,老时棕色,萼片柄细弱,长2-4cm;能育花小,萼片4-5;花瓣4-5,白色;雄蕊10;花柱l。蒴果陀螺状,长约6mm,有10肋。种子多数,线形,长2-3mm,浅褐色。花期6-7月,果期10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900-1500m的山坡疏林内,以及路边裸岩旁,常蔓延岩石上及攀缘树木上升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陕西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陕西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形状
干燥的根皮呈半卷筒状,厚而宽阔,内层有网纹。以皮质松脆、不含木心、色红棕、味清香微带樟脑气者为佳。主产于广西。
性味
凉;淡
归经
脾经
功能主治
舒筋活络,祛风活血。主风湿脚气;风寒痹症;四肢关节酸痛。
用法用量
内服;煎汤,9-15g;或浸酒。
复方
治四肢关节酸痛:钻地风根或藤一斤半,八角枫、五加皮、丹参各半斤,白牛膝六两,麻黄五钱。切细,入黄酒十二斤,红糖、红枣各一斤,装入小坛内密封,再隔水缓火炖四小时。每天早晚空腹饮四两左右。头汁服完后,可再加黄酒十斤,如上法烧炖、服用。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
各家论述
1.《植物名实图考》:治筋骨,行脚气。
2.《药材资料汇编》:去风湿,止痛。
3.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:驱风活血。治丝虫病。
2.《药材资料汇编》:去风湿,止痛。
3.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:驱风活血。治丝虫病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钻地风
拼音注音
Zuàn Dì Fēnɡ
别名
桐叶藤、利筋藤
来源
虎耳草科钻地风属植物全叶钻地风Schizophragma integrifolia (Franch.) Oliv.,以根及藤入药。夏秋采集,分别晒干。
性味
淡,凉。
功能主治
舒筋活络,祛风活血。用于风湿筋骨痛,四肢关节酸痛。
用法用量
3~5钱。
备注
(1)[b]散血藤[/b]为同属植物[b]白背钻地风[/b]Schizophragma hypoglaucum Rehd.形态相似,与[b]钻地风[/b]同等入药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钻地风
拼音注音
Zuàn Dì Fēnɡ
别名
迫地枫(《药材资料汇编》),桐叶藤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。
出处
《植物名实图考》
来源
为虎耳草科植物钻地风的根皮。全年可采,挖取根部,剥取根皮,晒干。
原形态
落叶本质藤本,借气根攀援,高至4米以上。叶对生,叶片卵圆形至阔卵圆形,长8~15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截形或圆形至心形,全缘或前半部疏生小齿,质厚,下面叶脉有细毛或近无毛;叶柄长3~8厘米。伞房式聚伞花序顶生;花2型;周边为不育花,仪具一片大形萼片,狭卵形至椭圆状技针形,长约4~6厘米,宽约3厘米,先端短尖,乳白色,老时棕色,萼片柄细弱,长2~4厘米;孕性花小,绿色;萼片4~5;花瓣4~5;雄蕊10;花柱1。蒴果陀螺状,长6毫米,有10肋。种子多数,线形。花期6~7月。
生境分布
生林下。分布浙江、安徽、湖南、湖北、四川、广西、广东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主产于广西。
形状
干燥的根皮呈半卷筒状,厚而宽阔,内层有网纹。以皮质松呢、不含木心、色红棕、味清香微带樟脑气者为佳。
性味
《浙江天门山药植志》:"性凉,味淡。"
功能主治
治风湿脚气,四肢关节酸痛。
①《植物名实图考》:"治筋骨,行脚气。"
②《药材资料汇编》:"去风湿,止痛。"
③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:"驱风活血。治丝虫病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2~4钱;或浸酒。
复方
治四肢关节酸痛:钻地风根或藤一斤半,八角枫、五加皮、丹参各半斤,白牛膝六两,麻黄五钱。切细,入黄酒十二斤,红糖、红枣各一斤,装入小坛内密封,再隔水缓火炖四小时。每天早晚空腹饮四两左右。头汁服完后,可再加黄酒十斤,如上法烧炖、服用。(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蚌肉
- 草血竭
- 岩豇豆
- 菥蓂
- 鞘菝葜
- 蓼大青叶
- 岗松根
- 黑沙蒿
- 董棕粉
- 黄桷叶
- 蜈蚣草
- 鸡谷草
- 木蝴蝶
- 环草
- 苞叶木
- 雪猪油
- 香石藤果
- 草木王
- 卷耳
- 橘红
- 向日葵叶
- 十两叶
- 黑老虎
- 苔菜
- 铁扇子
- 鳝鱼头
- 空青
- 红葱
- 豆腐
- 铁脚草
- 铜骨七
- 苦楝叶
- 小叶枇杷
- 银朱
- 安龙香科科
- 木槿子
- 苦参
- 铁海棠花
- 亮光菜
- 南方露珠草
- 阔叶赤车使者
- 密花树
- 地菍果
- 刺鸭脚木
- 打箭菊
- 藤五加
- 鳞瓦韦
- 苦檀叶
- 青盐陈皮
- 葛蔓
- 苦楝菌
- 青胡桃果
- 禹白附
- 耐冬果
- 黄独零余子
- 高山金挖耳
- 飘拂草
- 桦菌芝
- 和合草
- 楮皮间白汁
- 椴树
- 鹿角草
- 当归
- 香豆蔻
- 小对叶草
- 野牡丹根
- 丝瓜子
- 苦芦骨
- 睡菜根
- 披散糖芥
- 金刚口摆
- 声色草
- 一匹草
- 茅苍术
- 人参须
- 地皮消
- 青檀香
- 蚌花
- 爵床
- 爬山猴
- 蜘蛛网
- 香附
- 榕须
- 水松球果
- 铁扫帚
- 血党
- 荔枝核
- 粗榧枝叶
- 百舌鸟
- 紫茉莉
- 苣荬菜
- 香茅
- 悬钩子
- 蔷薇花
- 无患子叶
- 无患树蔃
- 红紫珠
- 野海椒
- 桃子
- 米仔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