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皮消
《中华本草》:地皮消
拼音注音
Dì Pí Xiāo
别名
地皮胶、刀口药、蛆药、一扫光、红头翁、岩威灵仙
英文名
all-grass of Delavay pararuellia
出处
出自《云南中草药选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爵床科植物地皮消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araruellia delauayana (Baill.) E. Hossain [Ruellia delauayana Baill.; Hemigraphis drymophila Diels;Ruellia drymophila (Diels) Hand.-Mazz;Pararrueeia dry-mophila (Diels) C. Y. Wu et H. S. Li]采收和储藏:丰、秋季采收,洗净,切段,晒干。
原形态
地皮消 多年生草苯高,30-50cm。根状茎短柱状,白色近肉质,根十数条。叶近基生,密mm;叶片长圆形至斜倒披针形,长3-13cm,宽2-4cm,先端圆钝,基部楔形,边具圆齿波状,叶上面绿以,下面淡绿色,两面疏被小刺毛;侧脉6-9对,整齐而明显。花葶数条,分枝或不分枝,分枝处各有1对苞片;花淡紫红色,腋生于苞片内;萼5深裂,裂片极狭;花冠管状,上部膨大,宽达1.5cm,冠檐5裂,裂片近相等;雄蕊4,二强。蒴果棒状,长约2cm,基部狭。种子多数,生于果的上部。花期5-7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、草丛地边或灌木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贵州、云南、四川。
形状
性状鉴别 根茎横生,长1-3cm,直径1-3mm,节必;向下有十余条根,根长2-10cm,直径1-3mm,略肉质。外表面棕黄。色。质脆易折断,断面不整齐,皮部棕褐色,中心木部黄白色,易与皮部分离呈裂缝状。气微,味微甜。
性味
味微苦;辛;性凉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散瘀消肿。主肺热咳嗽;咽喉肿痛;痄腮;瘰疬;痈肿疮毒;跌打骨折;外伤感染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研末撒或煎汤洗。
注意
《云南中草药》:“忌酸冷、鱼腥。
各家论述
1.《云南中草药》:清热解毒,消肿止痛。治骨折,淋巴结结核,腮腺炎,外伤出血。2.《云南中草药选》:消炎拔毒,生肌,散瘀生新,杀虫。治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,肺炎,疮毒脓肿,伤口感染生蛆。3.《贵州药植目录》:治劳伤,发表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地皮消
拼音注音
Dì Pí Xiāo
别名
地皮胶、刀口药、蛆药(《云南中草药》)。
出处
《云南中草药选》
来源
为爵床科植物喜栎小苞爵床的全草。夏、秋采集,切碎,晒干。
原形态
喜栎小苞爵床,又名:岩威灵仙、芦莉草。
多年生草本,高约20厘米。根茎粗短,匍匐上升,其上有肥厚的须根。叶对生,密聚,长圆形,长2.5~8厘米,宽1.5~3.6厘米,先端钝,基部楔形,边缘皱波状,上面绿色,下面淡绿色,两面疏被小刺毛,侧脉8~9对;叶柄长约0.5厘米。花自叶腋抽出,有花葶数条,分枝或不分枝,其上有叶状苞叶,花腋生于苞叶内;花冠淡紫色,管状,上部膨大,宽达1.5厘米。蒴果角状,长约2厘米,瓣裂,有种子多数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灌木丛中或草地上。分布云南、贵州等地。
性味
《云南中草药》:"甘淡,平。"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,散瘀消肿。治肺炎,扁桃体炎,腮腺炎,瘰疬,脓肿疮毒,骨折,创伤感染。
①《云南中草药》:"清热解毒,消肿止痛。治骨折,淋巴结结核,腮腺炎,外伤出血。"
②《云南中草药选》:"消炎拔毒,生肌,散瘀生新,杀虫。治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,肺炎,疮毒脓肿,伤口感染生蛆。"
③《贵州药植目录》:"治劳伤,发表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4钱。外用:研末撒或煎水洗。
临床应用
治疗急性扁桃体炎:取地皮消3钱,1日两次煎服。观察20例,用药后平均19小时退热,扁桃体红肿一般在3~4天内消失,4~5天临床治愈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松针
- 大叶香薷
- 黄泡子
- 蒲葵叶
- 宽叶紫萁苗
- 鸡血李
- 紫花芥子
- 胡芦巴
- 红药子
- 大黄蜂子
- 竻慈姑
- 刺瓜
- 野百合
- 鸡爪芹
- 大独脚金
- 香木菌桂
- 八角枫
- 都拉鸢尾
- 红石耳
- 苋菜
- 乌桕根皮
- 葱花
- 耳叶排草
- 伞花绢毛菊
- 石龙子
- 砂漏芦根
- 独椒
- 裂叶堇菜
- 石龙芮子
- 大蒜
- 大发表
- 露蕊乌头
- 黄花远志
- 南方露珠草
- 蒙古马兰
- 小南木香
- 荜茇根
- 峨眉石凤丹
- 吊岩风
- 老虎俐
- 车桑仔
- 酸枣树皮
- 大树三台
- 痰药
- 毛脉柳叶菜
- 豆瓣绿
- 五加皮
- 直立百部
- 乌蛇皮
- 紫背天葵草根
- 普陀南星
- 黄金菊根
- 紫竹根
- 铁树
- 甘蓝
- 豌豆
- 枇杷芋
- 刺蓼
- 龟肉
- 苦参
- 大叶子
- 甘蔗
- 麝肉
- 葫芦七
- 鲦鱼
- 岩豆
- 紫椴
- 鹅腿骨
- 斑蝥
- 兜兰
- 鱼藤
- 筀笋
- 蟛蜞
- 狗血
- 虎睛
- 狗心
- 猫肝
- 鸭涎
- 肉桂
- 石鳖
- 沙枣
- 庵闾子
- 牛至
- 虾蟆皮
- 麻楝
- 婆婆纳
- 蚬壳
- 飞蛾七
- 麻鱼骨
- 鳖血
- 旱芹
- 驱风通
- 紫地榆
- 麋角
- 毛茄
- 牛齿
- 钩吻
- 鲇鱼
- 鹰骨
- 蚤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