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枫皮
《中国药典》:地枫皮
别名
追地风、钻地风、南宁地枫皮、地风
英文名
CORTEX ILLICII
来源
本品为木兰科八角茴香属植物地枫皮Illicium difengpi K.I.B.et K.I.M.的干燥树皮。春、秋二季剥取,晒干或低温干燥。
形状
本品呈卷筒状或槽状,长5~15cm,直径1~4cm,厚0.2~0.3cm。外表面灰棕色至深棕色,有的可见灰白色地衣斑,粗皮易剥离或脱落,脱落处棕红色。内表面棕色或棕红色,具明显的细纵皱纹。质松脆,易折断,断面颗粒状。气微香,味微涩。
性味
微辛、涩,温;有小毒。
鉴别
(1) 本品横切面:木栓层为数列细胞,其内壁较厚,含红棕色物。皮层散有石细胞群,其间嵌有少数纤维束;有分泌细胞分布。韧皮部射线细胞 1列;亦有分泌细胞,较皮层处为小。薄壁细胞含红棕色物和淀粉粒。
(2) 取本品粗粉2g,加氯仿 5ml,振摇,浸渍30分钟,滤过。取滤液点于滤纸上,干后置紫外光灯(254nm) 下观察,显猩红色至淡猩红色荧光。
炮制
除去杂质,洗净,打碎,晒干。
归经
归膀胱、肾经。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,行气止痛。用于风湿痹痛,腰肌劳损。
用法用量
6~9g。
贮藏
置干燥处。
摘录
《中国药典》
《中华本草》:地枫皮
拼音注音
Dì Fēnɡ Pí
出处
始载于《广西植物志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八角科植物地枫皮的树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Illicium difengpi B.N Chang et al.采收和储藏:春、秋生季采。先10年以上老株,在树的一侧锯树皮的上下两端,有刀直划,将树皮剥下,其余树皮保留不剥,将树皮置通风外阴干。
原形态
常绿灌木,高1-3cm。树皮灰褐色,有纵皱纹,质松脆易折断,断面颗粒性,芳香;嫩枝褐色。叶常3-5片集生于枝顶;叶柄较粗,长1.3-2.5cm;叶片革质或厚革质,有光泽,倒披针形,长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,长10-14cm,宽3-6cm,先端短渐尖,基部楔形或宽楔形,全缘,边缘稍向背面反转。花红色,腋生或近顶生;花梗长0.6-1.5cm;花被片15-17枚,少数达20枚,最大一片宽椭圆形或近圆形,长约1.3cm,宽1cm,肉质;雄蕊21,稀18、20或22,长3.5-4mm,;心皮常为13,离生,轮状排列。(艹骨)(艹突)果9-11,先端有弯曲的尖头,长3-5mm,果梗长1-4cm。花期4-6cm。花期4-6月,果期7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0-500m石灰岩山地的山顶或石山疏林下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西西南部地区。
形状
性状鉴别 权坡呈筒状或半卷筒状,少数双卷筒状,长5-18cm,直径1-3.5cm,厚2-3mm。外表面灰棕色至深棕色,有不规则细纵皱纹,偶有灰白色地衣斑,皮孔不明显。栓皮易脱落露出红棕色皮部;内表面红棕色,有明显的细纵皱纹。质松脆,易折断,断面颗粒性。气香。味微涩。水浸泡后无粘液渗出。[br]以质松脆、香气浓烈、油性大者为佳。[br]显微鉴别 树皮横切面:木栓细胞内壁较厚,含红棕色物。皮层有椭圆形或类圆形分泌细胞。并有石细胞群和少数纤维束。韧皮射线细胞多为单列;韧皮部分泌细胞较小。薄壁细胞含红棕色物和淀粉粒。[br]理化鉴别 取本品粗粉2g,加氯仿5ml,浸泡30min,滤过。取滤液点于滤纸上,干后于紫外光灯(254nm)下观察,显猩红色至淡猩红色荧光。
化学成分
含挥发油0.30%-0.71%,内有:α-和β-蒎烯(pinene),樟烯(camphene),1,8-桉叶素(1,8-cineole),芳樟醇(linalool),黄樟醚(safrole),樟脑(camphor),乙酸龙脑酯(bornylacetate),月桂烯(myrcene)等28个成分[1]。
性味
辛;涩;性温;小毒
归经
脾;胃经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;行气止痛。主风湿关节痛;腰肌劳损;蜈蚣咬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9g。外用:适量,研粉酒调敷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树皮:味辛,涩、性温,有小毒。有驱风除湿,行气止痛的功能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栀子花根
- 地茄子
- 猬肉
- 华南胡椒
- 枫寄生
- 鲟鱼
- 土人参
- 蝴蝶草根
- 沙枣
- 匙叶五加
- 小飞扬草
- 翅果唐松草
- 羊肌藤
- 过岗龙
- 地下明珠
- 海芙蓉
- 龙脷叶
- 鲮鲤
- 狗骨柴
- 胆星
- 鸭跖草
- 制草乌
- 饭团藤
- 鞘菝葜
- 单根木
- 黄芩
- 马勃
- 树茭瓜果
- 独行千里
- 金钮扣
- 狼油
- 珍珠菜
- 刷把草
- 地枫皮
- 帽兰
- 蛤蚧
- 豪猪肚
- 红鬼笔
- 海龙
- 枫香树根
- 竹林消
- 南天竹根
- 古钮菜
- 珠子参
- 地黄花
- 鹿仙草
- 春不见
- 黄颡鱼涎
- 蝮蛇
- 乌蔹莓
- 千里光
- 江珧柱
- 狐狸尾
- 龙血树
- 曼陀罗子
- 蒲公英
- 独龙
- 小草
- 驳骨草
- 酸水草
- 大独脚金
- 绣球花
- 尖尾风
- 石斛
- 马尾伸筋
- 太平莓
- 夹竹桃
- 小伸筋草
- 日中花
- 墓头回
- 狗骨
- 单叶铁线莲
- 密陀僧
- 鸡眼草
- 朱顶红
- 蛇婆子
- 黄花补血草
- 铁线草
- 使君子根
- 拦路虎
- 青酒缸
- 煅石膏
- 叶下花
- 绵萆薢
- 臭黄荆根
- 护心草
- 火炭母草
- 木瓜核
- 螳螂跌打
- 红帽顶
- 麻柳树根
- 野漆树根
- 桐油
- 蛇疙瘩
- 锅铲叶
- 龙骨
- 鸡屎白
- 炙红芪
- 羊角参
- 宽筋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