吊灯笼
《*辞典》:吊灯笼
拼音注音
Diào Dēnɡ Lonɡ
别名
白背风
出处
《广西中药志》
来源
为海桐科植物两广海桐的枝叶。夏季采摘枝叶,晒干。或临时采用鲜品。
原形态
常绿灌木,高达2米。茎直立,多分枝,树皮灰褐色,疏生圆点状皮孔。叶互生,在小枝上的常为轮生,椭圆状披针形或狭椭圆形,长5~16厘米,宽2.5~5厘米,秃净,先端急尖,间或偏于一侧,基部楔形,全缘;叶枘长0.5~1厘米,腹面具深沟。花数朵聚生于枝梢的叶腋,花柄长4~8毫米,花萼5,卵形,长约2毫米,基部合生,边缘有毛;花冠黄色,长约1厘米,管状,5裂,裂片卵圆形,向外反卷;雄蕊5,内藏;雌蕊由3或4个心皮结合而成,花柱短,单1,柱头小,不裂,子房具柄,上位。蒴果倒卵形,通常具三纵棱角,种子数粒。花期2~4月。果期5~6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腰的疏林下。
功能主治
疏风发表。作浴剂,治伤风感冒。亦治痢疾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吊灯笼
拼音注音
Diào Dēnɡ Lonɡ
来源
海桐花科吊灯笼Pittosporum kobuskianvm Gowda,以枝、叶入药。
生境分布
广西。
功能主治
疏风发表,民间作浴剂。主治伤风感冒,少数地区用治痢疾。
用法用量
外用适量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韭根
- 索骨丹
- 柄果槲寄生
- 凫肉
- 黄秦艽
- 南方荚蒾
- 冬瓜叶
- 蒲州豉
- 椿叶
- 山藤藤果
- 黄桷树根疙瘩
- 毛薯
- 合萌
- 省沽油
- 田野卷耳
- 细叶大戟
- 石壁莲
- 凤仙花
- 一碗水
- 乌榄树皮
- 黄金菊根
- 大黑药
- 金龙胆草
- 水麦冬
- 亚泵礴
- 茶油粑
- 马陆
- 了哥王
- 齿瓣石豆兰
- 篱栏网
- 短枝六道木
- 地龙
- 凤尾搜山虎
- 西归芹根
- 落叶梅
- 野油麻
- 棕榈花
- 鬼点灯
- 百脉根
- 白脂麻
- 倒赤伞
- 密花草
- 白毛鹿茸草
- 莲状绢毛菊
- 藤槐
- 三七叶
- 番杏
- 血余
- 石头菜
- 野茄树
- 白蒿
- 蚌壳草
- 厚叶旋蒴苣苔
- 绣球藤
- 獭肉
- 全光菊
- 金莲花
- 华清香藤
- 大管
- 大山黧豆
- 苦竹笋
- 黑草
- 入地蜈蚣
- 过山消
- 土茶
- 牛靥
- 川山橙果
- 梅叶
- 赖草
- 马蓼
- 海藻
- 蚕豆壳
- 洋葱
- 海鹞鱼胆
- 野丁香根
- 石枫药
- 化香树
- 奶汁树
- 锯齿王根
- 昆明鸡脚黄连
- 露蜂房
- 中华胡枝子
- 老鹤草
- 黄果茄
- 翠雀花
- 瓢瓜
- 奶浆果
- 赶黄草
- 地贵草根
- 丝瓜子
- 鳖甲
- 山樱桃
- 银箔
- 黄花远志
- 白豆蔻壳
- 黄花香茶菜
- 峨参
- 翅果唐松草
- 五爪金龙花
- 龙头节肢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