棱子芹根
《中华本草》:棱子芹根
拼音注音
Lénɡ Zǐ Qín Gēn
英文名
Pleurospermum camtschati-cum Haffm.
来源
药材基源:为伞形科植物棱子芹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leurospermum camtschati-cum Haffm.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挖,去其茎叶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1-2m。根粗壮,直径2-3cm。茎中空,表面有细纵棱。基生叶或茎下部的叶有较长的柄,叶柄长15-30cm;叶片宽卵状三角形,长15-30cm,边缘有缺刻状牙齿,脉上边缘粗糙毛;茎上部的叶有短柄。顶生复伞形花序大,直径10-20cm;总苞片多数,线状或披针形,长2-8cm,羽状分裂或全裂,外折,脱落;伞辐不等长,侧生复伞形花序较小;小总苞片6-9,全缘或分裂;花柄有糙毛;花白色;花药黄色。果实卵形,长7-10mm,宽4-6mm,果棱狭翅状,表面密生水沟状微突起,每棱槽有油管1,合生面油管2,花期7月,果期8月。
性味
味辛;苦;性温
功能主治
燥湿止带。主带下清稀;蛇咬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9g;或入丸、散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漆树木心
- 樟树果
- 银耳
- 海州常山
- 浙皖粗筒苣苔
- 萝藦
- 葱须
- 臭牡丹
- 王孙
- 小果金花茶叶
- 华南铁角蕨
- 翅卫矛
- 豆腐渣果根
- 毛木通
- 水黄
- 五叶壁藤
- 五色梅叶
- 蚌兰花
- 蒙自水芹
- 吊山桃
- 杏树皮
- 莎木面
- 木耳
- 川黔鸭脚木
- 山银柴胡
- 白背叶(峨嵋山胡椒)
- 刀口药
- 碎骨仔树
- 倒插花
- 泽珍珠菜
- 瓦松
- 大黑头草
- 花苜蓿
- 猴高铁
- 罗裙带
- 鹭肉
- 马鬐膏
- 半圆盖阴石蕨
- 茜草茎
- 香叶根
- 茵陈
- 石黄连
- 南藤
- 河豚子
- 酸藤木
- 沉香
- 大山玄参
- 揉白叶
- 裂叶堇菜
- 延羽卵果蕨
- 马缨杜鹃
- 倒莓子
- 胡桃花
- 井边草
- 鹅绒藤
- 小岩白菜
- 蒲葵子
- 牡荆茎
- 木鳖根
- 樱桃核
- 漆叶
- 黄栌根
- 藏报春花
- 散血子
- 山壳骨
- 茄花
- 熊尾草
- 蟒蛇草
- 脾寒草
- 滴血根
- 桑柴灰
- 大苦溜溜
- 高原点地梅
- 头花杜鹃
- 胭脂木
- 柘木
- 柘木白皮
- 石蔓藤
- 蕨根
- 白茎鸦葱
- 臭苜蓿根
- 沙柳
- 棕榈叶
- 小果野葡萄藤
- 蒲圻贝母
- 青活麻
- 疏松卷柏
- 米仔兰
- 软骨过山龙
- 三花枪刀药根
- 山海螺
- 棱子芹根
- 李根皮
- 黄荆沥
- 毛苦瓜
- 川党参
- 鬼盖
- 定心散
- 毛叶黄药
- 金橘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