凉三七
《中华本草》:凉三七
拼音注音
Liánɡ Sān Qī
别名
路党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石竹科植物洱源土桔梗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ilene delamyi Franch.[Me-landrium delanayi(Franch.)Hand.-Mazz.;Lychnis delarayi (Franch.) Diels]采收和储藏:秋、冬季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茎高30-40cm。黄色,具细棱,下面无毛或被短柔毛,上面密被腺柔毛。茎下部的叶匙形,长3-5cm,宽0.4-1.1cm,先端渐尖,基部渐狭呈长柄,边缘具短缘毛,中脉隆起;茎上部的叶披针形,长2-5cm,宽2-8mm,先端钝或尖,基部楔形,中脉隆起。聚伞花序,具数花至多花;苞片披针形,长0.5-1cm,密被腺毛;花梗密被腺毛;萼窄钟形,长0.8-1cm,密被腺毛,萼齿披针状三角形,先端钝,边缘具缘毛,萼脉10,先端连合;花瓣紫色,伸出萼外,先端4裂,裂片窄而短,鳞片椭圆形,耳圆形;雄蕊短于花瓣,花药黄色;子房椭圆形,花柱3,短线形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900m左右的山坡灌木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、云南、西藏。
化学成分
全草含蜕皮甾体(ecdysteroid)类成分。
性味
甘;微苦;涩;性凉
功能主治
清热;镇痛。主感冒发热;咳嗽;跌打损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6g;或泡酒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卤地菊
- 廊茵
- 柳杉叶
- 灵猫肉
- 篱栏子
- 绿盐
- 绿萼水珠草
- 六曲
- 罗汉松实
- 兰香草
- 罗裙带根
- 老白花树皮
- 榈木
- 亮叶冬青根
- 绿绒蒿
- 六月瓜
- 羚羊角
- 勒鱼
- 栗壳
- 楼梯草根
- 榔榆茎叶
- 狼肉
- 簕苋菜
- 绿珊瑚
- 绿花耧斗菜
- 绿青
- 梨木灰
- 琉璃草根
- 了哥王子
- 六轴子
- 罗汉果
- 冷杉果
- 吕宋果
- 拦路虎
- 柳叶
- 栾犀
- 梨木皮
- 六大天王
- 绿豆升麻
- 兰石草
- 罗浮柿
- 散血丹
- 柳叶菜花
- 棱枝卫矛
- 犁头草
- 林檎根
- 琉璃枝
- 两面青
- 罗勒根
- 灵香蒿
- 凉粉藤
- 柳叶剑蕨
- 柳叶斑鸠菊
- 柳花
- 栗壳牛肝菌
- 栗花灯心草
- 绿叶五味子
- 栗子
- 绿南星
- 六蛾戏珠
- 两头尖
- 两面刺
- 临时救
- 罗布麻
- 卵叶水芹
- 两栖蓼
- 橹罟子
- 灵芝
- 丽子藤
- 凉薯
- 栗寄生
- 棱子芹
- 篱笆竹
- 六棱麻
- 兰花参
- 李子
- 留师蜜
- 了哥王根
- 凉伞盖珍珠
- 灵猫骨
- 兰屿肉豆蔻
- 冷水丹叶
- 老枪谷叶
- 柃寄生
- 柳树寄生
- 了哥利
- 岭南杜鹃
- 柳叶蒿
- 梨果榕
- 梨枝
- 灵寿茨
- 狼把草根
- 丽江山慈菇
- 兰石草果
- 卵叶贝母兰
- 栗叶
- 六叶龙胆
- 罗伞草
- 罗布麻叶
- 罗星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