罗汉果叶
《中华本草》:罗汉果叶
拼音注音
Luó Hàn Guǒ Yè
英文名
Leaf of Grosvenor Momordica
出处
出自《广西药植名录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葫芦科植物罗汉果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iraitia grosuenorii (Swi-ngle) C. Jeffrey ex Lu et Z. Y. Zhang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收;鲜用或晒干
原形态
多年生攀援草本。具肥大的块根,纺锤形或近球形。茎稍粗壮,有棱沟,初被黄褐色柔毛和黑色疣状腺鳞,后毛渐脱攻或变的无毛。叶柄长3-10cm,被同枝条一样的毛被和腺鳞;叶片膜质,卵状心形、三角状卵或阔卵状心形,长12-23cm,,宽5-17cm,先端渐尖或长渐尖,边缘微波状,由于小脉伸出而具小齿,有缘毛,一面绿色,被稀疏柔毛和黑色疣状腺鳞,老后逐渐脱落变近无毛,下面淡绿色,被短毛和混生黑色疣状腺鳞,老后渐脱落。郑须稍粗壮,初时被短柔毛,后渐变无毛,2歧,在分叉点上下面时旋卷。雌雄异株;雄花序总状,6-10朵花生于花序轴上部,也具有短柔毛和黑色疣状腺鳞,花梗细,花萼筒钏状,喉部常具有3枚长圆形的膜质鳞片,花萼裂片5,三角形,先端钻状尾尖,具3脉,脉稍隆起,花冠黄色,被黑色腺点,裂片5,长圆形,常具5脉,雄蕊5,插生于筒下近基部;两基部靠合,而1枚分离,花丝基部膨大;雌花单生或2-5朵集生在6-8cm的总花梗顶端,花萼、花梗均比雄花天,退化雄蕊5,子房长圆形,长10-12mm,密生黄褐色茸毛,花柱粗短,柱头3,膨大,镰形,2裂。果实球形或长圆形,长6-11cm,径4-8cm,初密被黄褐色的茸毛,果皮较薄,干后易脆。种子多数,淡黄色,近圆形或阔卵形,扁压状,长15-18mm,宽10-12mm,基部钝圆,先端稍稍变狭,两面中内稍凹陷,周围有放射状的沟纹,边缘微波状,幼时深红棕色,成熟时表色。花期2-5月,果期7-9月。
功能主治
解毒;止痒。主疮毒;痈肿;顽癣;慢性咽炎;慢性支气管炎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研末醋调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罗汉果叶
拼音注音
Luó Hàn Guǒ Yè
出处
广西
来源
为葫芦科植物罗汉果的叶片。
功能主治
治顽癣,痈肿。
复方
①治顽癣:罗汉果叶捣烂敷局部。
②治背痈:罗汉果叶、甘子叶、老虎耳。捣烂,煨热敷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大血藤
- 四大天王
- 辣蓼
- 大木通
- 莱菔子
- 牛蹄甲
- 蛇不见
- 华东木蓝
- 金丝梅
- 诃子核
- 漏斗瓶蕨
- 臭黄荆根
- 蜣螂
- 玉簪花
- 海金沙
- 青竹蛇
- 金樱花
- 青头雀
- 八目鳗
- 蝈蝈
- 山橘叶
- 渐尖毛蕨
- 黄珠子草
- 泡桐
- 铁棒锤茎叶
- 黄连花
- 小三棵针
- 蛇果黄堇
- 雷丸
- 宜昌荚蒾叶
- 蛇鲻
- 衣鱼
- 沼生水马齿
- 拐芹
- 十三年花
- 益母草
- 合萌
- 隔山撬
- 苍山冷杉
- 麒麟菜
- 槐花
- 苦木根
- 羊七莲
- 千里马
- 细叶卷柏
- 蜈蚣草根
- 牛抄藤
- 虎头兰
- 香石藤果
- 接骨仙桃
- 大过路黄
- 万丈深
- 亮光菜
- 莲须
- 打箭菊
- 大茶根
- 石吊兰
- 软骨过山龙
- 鸡尾木
- 花杜仲藤
- 红药子
- 长前胡
- 青叶丹
- 胡颓子根
- 楮皮间白汁
- 刺茶美登木
- 水白蜡
- 岩泽兰
- 红辣槁树皮
- 锦地罗
- 胡萝卜子
- 霸王鞭
- 寒水石
- 对叶榕
- 白犁头草
- 菊花暗消
- 桔梗
- 青龙藤
- 金花茶叶
- 牛蹄
- 雀头血
- 百舌鸟
- 粗榧枝叶
- 小金钱草
- 麻秸
- 羊胎
- 番石榴根
- 九里香
- 田野卷耳
- 豆油
- 榛蘑
- 砖子苗
- 白苏子油
- 山白蜡条
- 篦梳剑
- 墨汁鬼伞
- 狐肠
- 山漆树
- 刺梨根
- 鸊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