罗汉松根皮
《中华本草》:罗汉松根皮
拼音注音
Luó Hàn Sōnɡ Gēn Pí
出处
出自《浙江天目山药植选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罗汉松科植物罗汉松或短叶罗汉松的根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odocarpus macrophyllus (Thunb.) D. Don[Taxus macrophylla Thunb.]采收和储藏:全年或秋季采挖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1.树皮灰白或灰褐色,浅纵裂,成薄鳞片状脱落;枝开展或斜展,枝叶稠宓。叶螺旋状排列,条状披针形,微弯,长7-12cm,宽7-10mm,先端渐尖或钝尖,基部楔形,有短柄,上面深绿色,有光泽,中脉显着突起,下面带白色,淡绿色中脉微突起。雌雄异株;雄球花穗状,常3-5(稀7)簇生于极短的总梗上,长3-5cm;雌球花单生叶腋,有梗。种子卵圆球形,径长1-1.2cm,熟时肉质假皮紫色或紫红色,有白粉,着生于肥厚肉质的种托上,种托红色或紫红色,梗长1-1.5cm。花剪4-5月,种子8-9月成熟。2.本种与罗汉松的区别为 小乔木或呈灌木状,枝条向上斜展。叶短而密生,长2.5-7cm,宽3-7mm,先端钝或圆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1.多栽培于庭园,野生者极少。2.原产日本。作庭园树;北京有盆栽。资源分布:1.分布于西南及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2.我国西南及陕西、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等地均有栽培,
性味
甘;微苦;性微温
功能主治
活血祛瘀;祛风除温;杀中止痒。。主跌打损伤;风湿痹痛;癣疾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捣烂敷;或水煎熏洗。
临床应用
治跌打损伤,鲜罗汉松根皮与苦参根等量,加黄酒捣烂敷患处,每日换一次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罗汉松根皮
拼音注音
Luó Hàn Sōnɡ Gēn Pí
出处
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
来源
为竹柏科植物短叶土杉或土杉的根皮。全年可采。
功能主治
治跌打损伤。
用法用量
鲜罗汉松根皮与苦参根等量,加黄酒捣烂敷患处,每日换一次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五指山参
- 冷蕨子草
- 红丹参
- 渐尖叶独活
- 猴樟果
- 冰草白穗
- 水塔花叶
- 关白附
- 高脚落山箕根
- 黄背草苗
- 石蕊
- 蜇虫
- 裂果卫矛
- 赤甲红
- 阿育魏实
- 落花生
- 蚍子草
- 蜂窝草
- 血见愁
- 贴骨散
- 小年药
- 蒲桃种子
- 土八角
- 芒消
- 枫香脂
- 鸡嗉子根
- 虎牙
- 蔓荆子
- 漆大姑根
- 决明子
- 八股绳
- 倒触伞
- 黄海葵
- 驴蹄
- 松木皮
- 牛舌草
- 红丝线
- 午时茶
- 隔山香
- 大叶花椒
- 大叶花椒茎叶
- 大团囊虫草
- 大块瓦
- 大人血七
- 大叶楠
- 多花胡枝子
- 多足蕨
- 大乌泡
- 大叶狼豆柴叶
- 大夜关门
- 大串连果
- 大叶云实
- 大唇香科科
- 多花野牡丹
- 大五爪金龙
- 多茎野豌豆
- 番红花
- 大剑叶木
- 大叶接骨藤
- 大叶白纸扇
- 大叶铁包金
- 大叶凤尾
- 大叶拿身草
- 大叶苣荬菜
- 大叶醉鱼草
- 大叶千里光
- 大叶矶松
- 大叶紫珠
- 大叶黄杨根
- 华东瓶蕨
- 大叶紫苏
- 大叶骨碎补
- 大地柏枝
- 大红袍
- 大叶樟
- 大叶藻
- 大冷水麻
- 大发表
- 大叶仙茅
- 大叶凤仙花
- 大叶狼豆柴
- 大叶金花草
- 大叶钩藤根
- 多裂委陵菜
- 大乌泡根
- 大千生
- 大叶楠根
- 大叶贯众
- 大叶骨牌草
- 大叶鸡菊花
- 大夜关门根
- 大刺儿菜
- 大发散
- 大叶桉果
- 大叶樱叶
- 大叶蛇总管
- 大四块瓦
- 多鳞鳞毛蕨
- 多齿蹄盖蕨
- 大一箭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