玛瑙
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:玛瑙
拼音注音
Má Nǎo
别名
马脑、码碯、文石
英文名
Agate
出处
出自《嘉佑补注本草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矿物石英的隐晶质变种之一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gate
原形态
三方晶系。常呈致密块状而形成各种构造,如乳房状、葡萄状、结核状等,常见的为同心圆构造。颜色不一,视其所含杂质种类及多寡而定,通常呈条带状、同心环状、云雾状或树枝状分布,以白色、灰色、棕色和红棕色为最常见,黑色、蓝色及其他颜色亦有。条痕白色或近白色。蜡样光泽,半透明至透明。断口贝壳状。硬度6.5-7。比重2.6-2.7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各种颜色的二氧化硅胶体溶液所形成,充填于岩石的裂隙或洞穴内。资源分布:产于河南、湖北、安徽、江苏、陕西、甘肃、四川、云南、浙江、台湾、新疆、辽宁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呈不规则块状,近扁圆形、圆柱形(为加工工艺品的多余部分)。红色、橙红色至深红色及乳白色、灰白色。条痕白色。透明至半透明。表面平坦光滑玻璃光泽;有的较凹凸不平,蜡状光泽。体轻,质硬而脆,易击碎,断面可见到以受力点为圆心的同心圆波纹,似贝壳状。具锋利棱角,可刻划玻璃并留下划痕。无臭,味淡。迅速磨擦不易热。以质坚、色红、透明者为佳。[br]显微鉴别 透射偏光镜下:呈隐晶质,无色透明。胶体间隙中,见有微晶质,粒径一般在0.01mm。折射率:No=1.544,Ne=1.553;双折射率:Ne-No=0.009。干涉色Ⅰ级灰,一轴晶,正光性。
化学成分
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(SiO2)组成,中间又夹杂多种金属(不同价态的铁、锰等)氧化物或氢氧化物。
性味
辛;寒;无毒
鉴别
取本品粉末适量,加等量无水碳酸钠,充分研合均匀,用铂金耳蘸取少许,置火焰上灼烧,即形成玻璃样的透明小球体,其中常含气泡及小量红色斑点。(检二氧化硅)X射线衍射分析曲线:石英4.31(10),3.38(>10),2.47(3)。分析结果表明:灰玛瑙与红玛瑙中结晶物质均为石英,不显示其他物质。
炮制
砸碎,研为细粉或水飞用。
归经
肝经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除障明目。主目生障翳;目睑赤烂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砸碎,研为细粉;或水飞用。
各家论述
1.《本草拾遗》:主辟恶,熨目赤烂。2.纲目》:主目生障翳,为末,日点。3.《本草经疏》:玛瑙同珊瑚辈为末,点目去翳障尤妙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《中药大辞典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玛瑙
拼音注音
Mǎ Nǎo
生境分布
辽宁、陕西、甘肃、新疆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台湾、湖北、河南、四川、云南。
功能主治
拔云退翳。主治眼目肿痛,目生障翳,事物不清。
用法用量
外用适量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玛瑙
拼音注音
Má Nǎo
别名
马脑(陆机《灵龟赋》),码瑙(《拾遗记》),文石(《纲目》)。
出处
《本草蒙筌》
来源
为矿物石英的隐晶质变种之一。
原形态
三方晶系。常呈致密块状而形成各种构造,如乳房状、葡萄状、结核状等,常见的为同心圆构造。颜色不一,视其所含杂质种类及多寡而定,通常呈条带状、同心环状、云雾状或树枝状分布,以白色、灰色、棕色和红棕色为最常见,黑色、蓝色及其他颜色亦有。条痕白色或近白色。蜡样光泽,半透明至透明。断口贝壳状。硬度6.5~7。比重2.6~2.7。系各种颜色的二氧化硅胶体溶液所形成,充填于岩石的裂隙或洞穴内。
生境分布
产河南。湖北、安徽、江苏、陕西、甘肃、四川、云南、浙江、台湾、新疆、辽宁等地。
形状
为不规则的块状,大小不一,浅红色、橙红色至深红色,呈条带状或云雾状色彩,透明至半透明,表面平滑或凹凸不平,具蜡样光泽。质硬而脆,易砸碎,断面略平滑。气无,味淡。能溶于氟化氢及氢氧化钾溶液中。
化学成分
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,由于与水化二氧化硅(硅酸)交替而常重复成层。因其夹杂氧化金属,颜色可从极淡色以至暗色。用铁、钴、镍等盐类,任它们自然渗透于硅酸凝胶中,能人工制成"玛瑙",天然玛瑙可能亦是在相似情形下生成的。
性味
《本草拾遗》:"辛,寒,无毒。"
炮制
砸碎,研为细粉或水飞用。
功能主治
①《本草拾遗》:"主辟恶,熨目赤烂。"
②《纲目》:"主目生障翳,为末,日点。"
③《本草经疏》:"玛瑙同珊珊辈为末,点目去翳障尤妙。"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鲨鱼肉
- 绵马贯众
- 山扁豆子
- 铃兰
- 膜蕨囊瓣芹
- 米仔兰
- 赤阳子
- 鳕鱼
- 面根藤
- 遍山红
- 蟒蛇草
- 紫金砂
- 米伞花
- 猕猴桃藤
- 磨盘根
- 蒙莸
- 美汉草
- 芒果核
- 美丽胡枝子花
- 马来蒲桃
- 黑壳楠
- 蔓斑鸠菊
- 绵毛马兜铃
- 芒萁
- 茅瓜
- 美丽桐
- 茉莉花
- 马尔康水黄连
- 米面蓊根
- 美商陆子
- 马尿花
- 马肉
- 钝叶草
- 独角芋
- 芒硝
- 巴豆
- 猕猴桃根
- 蒙古山萝卜
- 蒙疆苓菊
- 莽草根
- 马桂花
- 马交儿
- 莓叶委陵菜
- 脉耳草
- 茅栗仁
- 马尿泡
- 牧马豆
- 花杜仲藤
- 乌木屑
- 猫爪草
- 麻皮
- 龙利叶花
- 网纹灰包
- 马桑
- 牦牛角
- 风气草
- 无患子皮
- 土人参
- 穗花蛇菰
- 龙齿
- 龙脑膏香
- 蛇疙瘩
- 野猪胆草
- 鹰爪枫
- 虎尾兰
- 藨寄生
- 老虎耳
- 多蕊蛇菰
- 山胡萝卜
- 钻石风
- 石香葇
- 白金果榄
- 搜山黄
- 石上瓜子菜
- 兴安升麻
- 黄颡鱼涎
- 一颗针
- 鹿梨
- 石龙子
- 大百解薯
- 冬葵根
- 漏斗菜
- 稗米
- 野草香
- 铜锤草
- 乌榄核
- 乌蔹莓
- 菊三七
- 黑细辛
- 黄蜀葵根
- 菊花根
- 苔菜
- 白头翁
- 金钗
- 鳡鱼
- 野扇花果
- 红蓝地花
- 阿尔泰扭藿香
- 龙须菜
- 青活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