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泉
《中华本草》:温泉
拼音注音
Wēn Quán
别名
温汤、沸泉
出处
1.温泉入药始见于《本草拾遗》,谓之“温汤”。2.《纲目》云:“温泉有处甚多。按《胡仔渔隐丛话》云:汤泉多作硫黄气,浴之则袭人肌肤。惟新安黄山是朱砂泉,春时水即微红色,可煮茗。长安骊山是礜石泉,不甚作气也。朱砂泉虽红而不热,当是雄黄尔。有砒石处亦有汤泉,浴之有毒。”以上记载可见,古代有治病作用之温泉以硫黄泉为主,此外尚有礜石泉、朱砂泉等,与现今情况基本一致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下渗的雨水和地表水,循环至地壳深处而形成的温度超过20℃以上的自然积水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
性味
甘;辛;热;有小毒
功能主治
祛风通络;解毒杀虫。主筋骨拘挛;顽痹;手足不遂;眉发脱落;疥癣;疮疡
用法用量
外用:沐浴;或取适量,外洗。
各家论述
论温泉主诸疮、风冷之由陈藏器:温泉“下有硫黄,即令水热,硫黄主诸疮病,水亦宜然;水气硫黄臭,故应愈诸风冷为上。”(《本草拾遗》)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蓝猪耳
- 网脉橐吾
- 山油麻
- 赤瓟
- 滚龙草
- 野苦梨根
- 马蹄叶
- 狗尾草
- 三七
- 莠狗尾草
- 榅桲皮
- 骆驼蹄草
- 草灵仙
- 大青根
- 苹果叶
- 田唇乌蝇翼
- 木瓜
- 鸨油
- 海红
- 红穿破石
- 黄蜀葵
- 虎尾兰
- 硬水黄连
- 百灵草
- 柔毛艾纳香
- 麻栎
- 还亮草
- 麻叶荨麻
- 四叶萝芙木
- 羊耳朵叶
- 关白附子
- 蕨
- 小齿锥花
- 火把花
- 黄鳝藤
- 圆叶娃儿藤
- 翻白柴
- 土瓜
- 壶卢子
- 绒仙人球
- 柏子仁
- 石瓜子莲
- 午香草
- 兰花根
- 柠条籽
- 雪山鼠尾草
- 止泻木皮
- 猬肉
- 一匹草
- 车前子
- 红石耳
- 猬心肝
- 蔓斑鸠菊
- 硬皮褐层孔菌
- 粗叶卷柏
- 蚱蜢
- 川层草
- 圆果冷清草
- 菾菜根
- 姜叶三七
- 金樱子
- 马蹬草
- 香唐松草
- 磨盘根
- 灯笼草
- 白车轴草
- 川莓
- 挖耳草根
- 狐肉
- 过塘蛇
- 假荆芥
- 树头菜根
- 路旁菊
- 台湾千金藤
- 一把蔑
- 岩泽兰
- 麻油
- 木豆
- 獐骨
- 秋牡丹根
- 毛果小甘菊
- 胖大海
- 四念癀
- 青皮树
- 鸲鹆
- 米碎花
- 橡实
- 秋木瓜
- 橘红
- 锯叶竹节树
- 山丹花
- 锈毛白枪杆
- 柠条
- 蟛蜞菊
- 石油菜
- 扁担蒿
- 盾叶薯蓣
- 黄荆子
- 羊蹄甲
- 毛叶白粉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