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藁本
《中华本草》:水藁本
拼音注音
Shuǐ Gǎo Běn
别名
黄藁本
来源
药材基源:为伞形科植物尖叶藁本的根和根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igusticum acuminatum Franch.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收,洗净,晒干或烘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达2m。根茎发达,结节状,棕褐色。茎圆柱形,中空,具条纺,略带紫色。芭下中叶具长柄,基部扩大成鞘;茎上部叶具柄,柄长5-7cm;叶片纸质,轮廓三角状卵形,长约15cm,宽约17cm,三回羽状全裂,第一回羽片三角状卵形,长8-10cm,宽6-7cm;第二回羽片长圆状披针形,长3-5cm,宽1.5-2cm,顶端常延伸成尾尖状;末回裂片近卵形,长5-15mm,宽5-10mm,基部楔形,上部羽状分裂,裂齿具小尖头。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,花梗长达15cm,顶端密被糙毛;顶生伞形花序直径约4cm;总苞片6,线形,常早落;伞辐12-23,长2-3cm;小总苞片6-10,线形。分生果卵形,长约3mm,宽约2mm;背棱突起或呈翅状,侧棱翅状,每棱槽内有油管2-3(-4),合生面油管6-8。花期7-8月,果期9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500-3500m的林下、草地和石崖缝内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河南、湖北、陕西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:本品呈团块状,无分枝,节间多明显,长3-5.5cm,直径0.8-3cm。表面灰棕色,栓皮不易剥落。体重,质硬,难折断,断面土黄色,略平坦,无裂隙。气香弱,味甘而麻。
性味
味辛;苦;性温
功能主治
发散风寒;祛湿止痛。主风寒感冒;头痛;风寒湿痹;脘腹痛;疝气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10g;或入丸、散。
注意
血虚及头痛属热者慎服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山螃蟹
- 千脚虫
- 沙棘
- 山慈姑
- 柏脂
- 白千层叶
- 伴蛇莲
- 曼陀茄根
- 扇蕨
- 算盘子根
- 碎米蕨
- 三分三
- 益智
- 神香草
- 扁藤叶
- 苏木
- 肾炎草
- 眼子菜
- 榆耳
- 苏铁蕨
- 缘毛筋骨草
- 荔枝藤
- 芸薹子油
- 碎米荠
- 南沙参
- 硬皮马勃
- 匐地风毛菊
- 粟米泔汁
- 砂茴香
- 山白果根
- 扭子菜
- 白侧耳
- 桂子
- 白云瓜梗
- 硬皮褐层孔菌
- 三叶委陵菜根
- 桃茎白皮
- 山茱萸
- 三匹箭
- 胜红蓟
- 白蘑
- 清香桂
- 红蒿枝
- 白石英
- 狮子尾
- 丽江青木香
- 土色牛肝菌
- 白婆婆纳
- 东当归
- 四季海棠
- 秋海棠
- 半拉子
- 秋海棠茎叶
- 算盘子叶
- 獾骨
- 胡枝子
- 山乌龟
- 蛇含
- 七叶子
- 七叶一枝花
- 半截叶
- 玳瑁肉
- 崇澍蕨
- 黄断肠草
- 少花柏拉木
- 结根草莓
- 鸡子白
- 白猪栗
- 冰凉花
- 半支莲
- 密花草
- 东野菰
- 白石花
- 茉莉花
- 鲨鱼油
- 南方红豆杉
- 不灰木
- 西藏花椒
- 深红龙胆
- 白线蛇
- 半边旗
- 小扁豆根
- 扁竹根
- 铁线莲
- 大马哈鱼
- 车桑仔叶
- 贯众
- 山东肿足蕨
- 红茎黄芩
- 深山酢浆草
- 漆大姑
- 白石榴根
- 白梅花
- 珊瑚草
- 杏子
- 扁豆叶
- 楸叶
- 三品一枝花
- 骑马参
- 舌状蜈蚣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