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松
《中华本草》:长松
拼音注音
Chánɡ Sōnɡ
别名
爬地松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松科植物偃松的枝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inus pumila (Pall.)Regel[Pinus cembra L.var. pumila Pall.]采收和储藏:四季可采,晒干。
原形态
灌木状小乔木,高1-6m,胸围30cm。树干通常呈伏卧状,多分枝。树皮灰褐色或暗褐色,片状剥裂;一年生枝绿褐色或紫褐色,有短柔毛,二年生枝紫红色或暗褐色;光滑;冬芽红褐色,圆锥状卵圆形,先端尖。针叶5针一束,长3.8-8.5cm,硬直而微弯,横切面三角形,维管束1,树脂道2-3,复面有气孔带。雄球花圆锥形,黄色,长约1cm;雌球花卵形,紫色或紫红色。球果直立,圆锥状卵圆形或卵圆形,熟时淡紫褐色或红褐色,长2-4cm,径2.5-3cm;熟时种鳞不张开或微张开,种鳞近宽菱形或斜方状宽倒卵形,鳞盾宽三角形,鳞脐明显,紫黑色,先端突尖,微反曲。种子暗褐色,不脱落,三角状卵形,微扁,无翅。花期6-7月,果熟期翌年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-1800m的阴湿山坡、山顶及岩石缝隙处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黑龙江、吉林等地。
化学成分
树脂中含贝壳杉醇酸(agatholic acid),贝壳杉萘甲酸(agathic acid),3β-氧化古巴香脂树酸(3β-oxyanticopalic acid),19-O-甲基贝壳杉醇酸(19-O-methylagatholic acid),19-O-琥珀酰-贝壳杉醇酸(19-O-succinyl-agatholic acid),3β-乙酰氧基古巴香脂树酸(3β-acetoxyanticopalic acid),阿魏酸龙脑酯(L-bornylferulate),1-对-香豆酸龙脑酯(1-bornyl-p-coumarate)。针叶含13%蛋白质,2.9%维生素K,1.322mg/g维生素C,1.52kg/g叶绿素,0.41mg/g胡萝卜素,4.161mg/g芦丁以及26.7%木脂素,30.8%碳水化合物。另外,偃松含花色素糖甙。
功能主治
化痰止咳;平喘。主慢性气管炎咳嗽;哮喘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;或制成蒸馏液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野木鱼
- 长萼猪屎豆
- 舞草
- 芭茅果
- 紫金砂
- 贯众
- 金腰箭
- 绞股蓝
- 栗壳牛肝菌
- 匙叶伽蓝菜
- 山麻黄
- 大一面锣
- 钓杆柴
- 麻疯树
- 鸡爪槭
- 贴骨散
- 铁扫帚
- 厚皮树
- 狗牙根
- 棱枝槲寄生
- 臭柏
- 野烟叶
- 臭黄荆根
- 向日葵壳
- 星状风毛菊
- 金缕梅
- 多裂委陵菜
- 野鹅脚板
- 苏铁根
- 猫胡子花
- 金钱白花蛇
- 花花草
- 碎骨仔树
- 四大天王
- 大木通
- 乌鳢
- 一把伞
- 野苦梨根
- 杉木根
- 黄藨根
- 黑大豆叶
- 木槿花
- 藤商陆
- 黑三棱
- 阔叶赤车使者
- 车前草
- 接骨树皮
- 小贯众
- 草灵仙
- 蓝猪耳
- 黄颔蛇骨
- 婆婆纳
- 葫芦巴
- 大蝎子草
- 金鱼草
- 野山楂
- 鸨油
- 华泽兰
- 田唇乌蝇翼
- 鳆鱼
- 枇杷芋
- 杉皮
- 豹皮菇
- 酱头
- 金花菜
- 乌鱼刺
- 野芋
- 羖羊角
- 青竹蛇
- 白花灯笼
- 虎肉
- 美汉草
- 西北莸
- 海蛇
- 肥荚红豆
- 蔷薇枝
- 花榈木
- 羊血
- 茜草藤
- 密叶天胡荽
- 偏翅唐松草根
- 掌裂蟹甲草
- 黄皮树皮
- 苦楝花
- 五色梅
- 千里光
- 过塘蛇
- 秦岭冷杉
- 厚壳树
- 扁豆衣
- 牛筋果
- 长距鸟足兰
- 黄珠子草
- 鹿心草
- 关木通
- 地血香
- 木瓜枝
- 万年柏
- 庐山瓦韦
- 鳞瓦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