沙糖根
《中华本草》:沙糖根
拼音注音
Shā Tánɡ Gēn
别名
荞花黄连、节节乌、黑节草、中参、小伸筋草、接骨丹、梵兰花、小兰花、土红参、小头凉喉草、头花耳草、聚花藤
英文名
wood or root of Pedunculate Acronychia
出处
出自《云南中草药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小头凉喉茶的全株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edyotis capitellata Wall. Ex G. Don [Oldenlandia capitellata (Wall.ex G. Don) O.Kuntae]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洗净,鲜用或切片晒干。
原形态
小头凉喉茶,亚灌木状攀援藤本,长1-3m。单叶对生;叶柄长3-5mm;托叶长3-4mm;叶片膜质,卵状椭圆形或披针形,长6-10cm,宽1.5-3cm,先端尖,基部圆,全缘,上面深绿色,下面棕色,叶脉3-5对。头状聚伞花序,顶生或腋生;花淡绿色。蒴果小。种子多数,很小。花,果期3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野疏林灌木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。
性味
淡;温
归经
肝;脾;肾经
功能主治
散寒通络;养血;截疟。主疟疾;外感风寒;妇女月经不调;产后乳汁不通;干咳;漆疮;骨折伤损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6-15g,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;或煎水洗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沙糖根
拼音注音
Shā Tánɡ Gēn
别名
荞花黄连、小兰花、小红参
来源
茜草科沙糖根Hedyotis capitellata Wall. ex G. Don[Oldenlandia capitellata (Wall. ex G. Don)O. Ktunze],以全株入药。
生境分布
云南。
性味
淡,温。
功能主治
散寒通络,养血截疟。主治感冒,疟疾;外用治骨折。
用法用量
3~5钱;外用适量,鲜品捣烂敷患处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沙糖根
拼音注音
Shā Tánɡ Gēn
别名
荞花黄连、节节乌、黑节草、中参、小伸筋草、接骨丹、梵兰花、小兰花、土红参。
出处
《云南中草药》
来源
为茜草科植物小头凉喉茶的全株。夏、秋采,洗净切碎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亚灌木状攀援藤本,高达1~3米。单叶对生,卵状椭圆形或披针形,长6~10厘米,宽1.5~3厘米,先端尖,基部圆,全缘,上面深绿色,下面棕色,膜质,叶脉3~5对;叶柄长3~5毫米;托叶长3~4毫米。头状聚伞花序,顶生或腋生;花淡绿色。蒴果小。种子多数,很小。花、果期3~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野疏林灌木丛中。
性味
淡,温。
功能主治
散寒通络,养血,截疟。
复方
①治疟疾,感冒:沙糖根全株三至五钱,水煎服。
②治骨折:鲜沙糖根配伍捣烂包患处。
③治气血亏损:沙糖根的根二钱,泡酒服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猬脂
- 跌打老
- 荔枝
- 豆蔻花
- 都咸子
- 豆腐皮
- 豆腐
- 短穗兔耳草
- 都咸子树皮
- 高粱泡根
- 白炭
- 烟胶
- 短柄枹栎虫瘿
- 谷皮树
- 白花鹅掌柴
- 蝤蛑
- 向日葵叶
- 三点金草
- 莴苣
- 竹鼠子油
- 胡桃青皮
- 新疆一支蒿
- 新疆远志
- 山大刀
- 猪肚
- 落花生
- 金露梅
- 紫藿香
- 蜜桶花
- 眼子菜根
- 小毛鸡
- 六叶龙胆
- 水接骨丹
- 山苏子根
- 羊髓
- 杨梅叶
- 青鱼胆草
- 八股绳
- 化药
- 白犁头草
- 短蕊万寿竹
- 青钱柳叶
- 胆汁
- 豆角柴
- 端哼
- 迭裂黄堇
- 钉头果
- 顶果膜蕨
- 等宽鳞毛蕨
- 钓兰
- 天脚板根
- 疔毒草
- 短枝六道木
- 盾叶唐松草
- 豆黄
- 顶羽菊
- 短柱梅花草
- 棱枝槲寄生
- 继木[檵木]
- 滇南冠唇花
- 野饭豆
- 柏树叶
- 大叶桉叶
- 大一枝箭
- 虎掌南星
- 油茶子
- 楼梯草根
- 桃根
- 飞天蠄蟧
- 脓见愁
- 石米
- 曲枝天冬
- 一碗水
- 奶浆柴胡
- 落葵花
- 光叶闭鞘姜
- 万丈深茎叶
- 玉兰花
- 小旋花
- 白沙糖
- 杜鹃花根
- 石草鞋
- 鳝鱼皮
- 鸭儿芹根
- 假地豆
- 稀花蓼
- 米仔兰花
- 毛叶木通
- 金背枇杷花
- 长叶山竹子
- 牛奶浆根
- 浮小麦
- 荜茇
- 小蒜
- 厚皮香花
- 栗壳
- 白鹇
- 鳝鱼
- 五代同堂根
- 软枣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