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金腰子
《*辞典》:华金腰子
拼音注音
Huá Jīn Yāo Zi
别名
牙鸣马(藏名)
出处
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
来源
为虎耳草科植物中华金腰的全草。8~9月采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5~14厘米。根须状。茎直立或斜生,无毛,有不孕枝。基生叶和根茎在花期多已枯萎;茎生叶卵形或宽卵形,长7~12毫米,宽6~10毫米,每边具4~6个小钝齿;叶柄长度和叶片略等长。聚伞花序稍紧密;花钟状;萼片直立,4枚,卵形或扁圆形,长1~1.5毫米,宽1~2毫米,黄绿色;无花瓣;雄蕊通常8个,比萼片短。蒴果2裂状。种子宽椭圆形,长0.6~0.7毫米,红褐色,平滑,有微小乳头状突起。
生境分布
生于河边湿地或山地树林中。分布山西西部、陕西、甘肃、湖北西部、四川西北部。
性味
苦,寒。
归经
入心、脾、膀胱经。
功能主治
清热退黄。治肝炎,结石,尿道感染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2~3钱。
复方
①治尿道感染,小便涩痛:华金腰子配青蒿、车前、萹蓄煎服。
②治胆道结石及肝炎黄疸:华金腰子配茵陈、郁金、枳壳煎服。
③治膀胱结石:华金腰子配苜蓿花、瞿麦煎服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《中华本草》:华金腰子
拼音注音
Huá Jīn Yāo Zi
别名
牙鸣马、猫眼睛、金钱苦叶草
英文名
Herb of Chinese Goldsaxifrage
出处
出自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虎耳草科植物中华金腰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hrysosplenium sinicum Maxim.采收和储藏:8-9月采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中华金腰 多年生草本,高5-33cm。根须状,黄色。茎直立或斜生,无毛。不孕枝出自茎基部叶腋,基叶对生,基生叶和根茎在花期多已枯萎;茎生叶通常对生,卵形或宽卵形,长7-12mm,宽6-10mm,先端钝圆,边缘具小钝齿;叶柄长度和叶片略等长。聚伞花序稍紧密;长2.2-3.8cm,具4-10朵花;苞叶阔卵形、狭卵形;边缘具钝齿。近苞腹部具褐色孔头突起;花黄绿色;萼片直立,4枚,卵形或扁圆形,长1-1.5mm,宽1-2mm,无花瓣;雄蕊通常8个,比萼片短;子房1室,上部2裂。蒴果下位,果瓣不等大,叉开,具极短的喙。种子宽椭圆形,长0.6-0.7mm,黑褐色,平滑,有微小乳头状突起。花斯7-8月,果期9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500-3550m的河边湿地或山地树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在山西、河北、陕西、甘肃、青岛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河南、湖北、四川等地。
性味
苦;寒
归经
心;脾;膀胱经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退黄。主黄疸,淋证,膀胱结石,胆道结石,疔疮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9g,外用;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会东藤
- 石龙刍
- 喉咙草
- 蓑衣莲
- 虱草花
- 石参
- 石斛露
- 石枣子
- 石蒟
- 石柑子
- 石链子
- 穇穗莎草
- 华南桦
- 化药
- 华细辛
- 石龙子
- 苏铁叶
- 华清香藤
- 素兴花
- 华紫报春花
- 石草鞋
- 碎兰花根
- 素馨花
- 蒴莲
- 番荔枝根
- 华卫矛
- 华山矾根
- 穇子
- 石榴叶
- 化橘红
- 石螃蟹
- 九州岛岛岛岛堇菜
- 石龙芮
- 石上铁角蕨
- 石腊竹
- 石筋草
- 华风车子
- 厚皮香花
- 索骨丹
- 华山矾果
- 华风车子叶
- 厚朴花
- 石梓
- 石榴根
- 华鹅耳枥
- 合子草
- 粟芽
- 石老虎
- 石胆草
- 粟糖
- 蛇尾草
- 石栗叶
- 石桢楠根
- 石黄连
- 绳藻
- 核桃仁
- 壶卢
- 石斛
- 华萝藦
- 砂仁
- 粟米
- 华无柱兰
- 昏鸡头
- 苏铁
- 石楠叶
- 孩儿茶
- 蛇地钱
- 粟米草
- 旱菜
- 苏头
- 石蟾蜍
- 石风丹
- 石指甲
- 石萝藤
- 石韦
- 壶卢秧
- 灵砂
- 石山花椒
- 老虎须
- 狗尾草
- 石见穿
- 碎米柴
- 神曲
- 石地钱
- 粟糠
- 蓑草根
- 蛇婆
- 厚叶子树
- 华南实蕨
- 旱田草
- 石楠根
- 壶卢子
- 肾子草
- 虱婆草
- 石米
- 石蕨
- 神黄豆
- 旱柳
- 华山参
- 莳萝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