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萝藤
《*辞典》:石萝藤
拼音注音
Shí Luó Ténɡ
别名
大鸭公藤(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)。
出处
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
来源
为鼠李科植物牛儿藤的根、茎。全年可采。晒干。
原形态
牛儿藤,又名:金背勾儿茶。
落叶灌木,高达7.5米。小枝绿褐色,上部倾垂成藤状。叶互生;卵形、椭圆形至长椭圆形,长5~11厘米,先端钝或稍尖,茎部圆形或亚心形,全缘,光滑,下面干时金黄色,侧脉平伸;叶柄无毛,长1.3~2厘米。,圆锥花序,生于小枝顶端;花小,长约1.5毫米,淡绿黄色;花梗长1.5~2.5厘米;花萼5裂,裂片三角形;花瓣5,阔倒卵形;雄蕊5,附着花盘边缘;予房与花盘分离,2室,花柱2叉。核果长圆形,熟时黑色,花柱宿存,基部具宿存萼。花期6~7月。果期8~9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路旁、沟边灌木丛中向阳处。分布四川、云南、陕西、湖北等地。
性味
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:"苦辛,凉。"
功能主治
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:"解表,清热。根:治胸腹胀痛,红白痢疾,跌打损伤,筋骨痛。茎:治红崩白带,月经不调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(大剂量0.5~1两)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细叶桉果
- 碱地马蔺
- 水曲柳
- 细叶桉叶
- 仙顶梨
- 细穗石松
- 甘草头
- 小罗伞
- 下草
- 荚蒾子
- 夏枯草
- 猬脑
- 熊胆
- 仙鹤草
- 荩草
- 喜马拉雅米口袋
- 仙掌子
- 菅茅根
- 旋复花根
- 绢毛石花
- 碱黄鹌菜
- 新塔花
- 小白薇
- 兴木蒂那布
- 新疆雪莲
- 莙荙菜
- 积雪草
- 喜马拉雅紫茉莉
- 荚囊蕨
- 金钱白花蛇
- 夏丸
- 小金牛草
- 滇瑞香
- 小火草
- 绣球藤
- 小白撑
- 小苏苏棵花
- 杏香兔耳风
- 野苦梨根
- 婆婆纳
- 竹叶吉祥草
- 老虎须
- 细叶香桂
- 鹅血
- 鲤鱼齿
- 小灵丹
- 绢毛苣
- 小肺筋草
- 向日葵花托
- 狭叶露珠草
- 小羊肚菜
- 杜鹃兰
- 细叶藁本
- 灯笼果
- 灯心草根
- 寻骨风
- 白降丹
- 独叶一枝枪
- 浆果苋
- 公鸡头叶
- 何首乌叶
- 西藏角蒿
- 心叶党参
- 狭叶败酱
- 江南地不容
- 心叶荆芥
- 牡丹花
- 断节参
- 薜荔汁
- 小对叶草
- 花蝴蝶根
- 椴叶独活
- 滴血根
- 熊脑
- 元宝槭
- 直立百部
- 黑细辛
- 毛冬瓜
- 梓实
- 野葡萄藤
- 苣荬菜花
- 凤凰衣
- 云南铁角蕨
- 香橼
- 金刚藤头
- 小飞扬草
- 碗蕨
- 榕须
- 吕宋楸毛
- 毛桤
- 毒根斑鸠菊
- 狼麻
- 七叶莲
- 黄花香
- 水金凤
- 苦刺
- 水韩信草
- 沙苑子
- 水马齿苋
- 山柑算盘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