穇穗莎草
《中华本草》:穇穗莎草
拼音注音
Shān Suì Suō Cǎo
别名
三角草
英文名
all-grass of Eleusinoides Galingale
出处
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莎草植物穇穗莎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yperus eleusinoides Kunth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切段晒干。
原形态
穇穗莎草,多年生草本,高达1m。根茎短。秆粗壮,三棱形,增滑,基部稍膨大。叶短于秆,宽6-12mm,革质,平滑,边缘粗糙。叶状苞片6,下面的2-3覆盖殴得长于花序;长侧枝聚伞花序复出或多次复出,第1次辐射枝6-12,最长达18cm,每个第1次辐射枝具3-6个第2次辐射枝,通常较短,最长达4cm;穗状花诹长圆形或圆筒形,长1-3cm,宽4-10mm,具极多数小穗;小穗多列,排列紧密,线状长圆形,长4-8mm,宽约2mm,具花6-12,小穗轴黑褐色,具白色透明的翅,翅早脱落;鳞片排列疏松,膜质,卵状椭圆形,先端具短尖,长约2mm,绿色,两侧苍白,有棕色或褐色斑纹,脉5-7;雄蕊3,花药线形,药隔紫红色;花柱短,柱头3。小坚果倒卵形、三棱形、三棱形,长约为鳞片的2/3,深褐色,密被微突起的细点。花、果期9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谷湿地或疏林下潮湿处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味苦;性凉
归经
心、肝二经
功能主治
活血止血。主血热出血兼有瘀滞者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5g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全草:民间用于止血、散血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川乌
- 米面蓊根
- 秦皮
- 五凤朝阳草
- 枳椇
- 羊肺
- 鲨鱼肝
- 甜远志
- 白鹅膏
- 羊角草
- 樟木
- 华南舌蕨
- 树地瓜根
- 山香果
- 红花鹅掌柴
- 鳝鱼头
- 冲天果
- 石寄生
- 猴闼子
- 烧伤藤
- 鸥
- 波缘楤木
- 大浮萍
- 黑蒿
- 细葛缕子
- 綟木
- 水朝阳
- 油桐子
- 大叶凤尾
- 獭皮毛
- 红梗草根
- 西洋参
- 蝼蛄
- 银朱
- 红铧头草
- 蜂药
- 粉背蕨
- 黑三棱
- 博落回
- 丝线吊芙蓉
- 灰菜
- 红陈艾
- 蒙自木蓝
- 匍伏堇
- 假刺藤
- 蝙蝠
- 金丝莲
- 小礼花种子
- 红毛草
- 大叶金锦香
- 炙甘草
- 白马骨根
- 姜花果实
- 黑豆衣
- 罗汉果叶
- 蟾舌
- 紫杉
- 自消容根
- 苦竹沥
- 长梗玄参
- 三白草
- 香唐松草
- 信石
- 蛤蟆草
- 常春油麻藤
- 革叶茴芹
- 长白楤木
- 柚
- 螃蟹甲
- 蛇附子
- 卷丹
- 乌龟
- 蛇疙瘩
- 酸模叶
- 鼠肾
- 江蓠
- 田唇乌蝇翼
- 莲须
- 石楠
- 落地荷花
- 黄蜀葵
- 四叶参
- 鲨鱼皮
- 崩疮药
- 角盘兰
- 铜皮
- 细穗爵床
- 楠木
- 黄皮
- 光肺筋草
- 鳟鱼
- 纤毛婆婆纳
- 斑叶紫金牛
- 腐婢根
- 小萹蓄
- 海蟹壳
- 大叶菜
- 毛叶兔耳风
- 藤黄
- 蔓乌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