绳藻
《中华本草》:绳藻
拼音注音
Shénɡ Zǎo
别名
海麻线、麻绳菜、海嘎子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绳藻科植物绳藻的藻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horda filum(L.) Lamx [ Fucus filum L.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藻体褐色,单条不分枝,丛生,高0.3-3m,粘滑,绳状,有时扭曲呈螺旋状,两端逐渐窄细,上部中空,下部中实,由横隔膜把中空部分隔成许多腔。体壁为纵走的长细胞紧密结合而成;内侧由疏松的丝状细胞,互相结合形成横的隔壁;外层形成单细胞的隔丝、毛和游孢子囊。毛常密生于幼体表面;隔丝为棍棒状,顶端膨大,密集生长;游孢子囊椭圆形,单室,生在隔丝之间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水中石上。资源分布:我国分布于黄海、渤海沿岸。
形状
性状鉴别 藻体灰黑色至黑褐色,细长呈绳状,直径1.5-3.0cm。常扭曲成束,单条无分枝,两端逐渐窄细。体表密布细长纵皱纹;有明显节段。质脆,易折断,断面不平坦;藻体上部中空。气微腥,味咸。
化学成分
含D-甘露醇(D-mannitol),1-O-β-D-吡喃葡萄糖基-D-甘露醇(1-O-β-D-glucopyranoyl-D-mannitol),1-O-β-龙胆二糖基-D-甘露醇(1-O-β-gentiobiosyl-D-mannitol),1-O-β-龙胆二糖基-6-O-β-D-吡喃葡萄糖基-D-甘露醇(1-O-β-gentiobiosyl-6-O-β-D-glucopyranosyl-D-mannitol)以及与海带淀粉(laminarin)和岩藻多糖(fucoidin)有关的成分。又含间苯三酚三乙酸酯(phloglucinol triacetate)和由间苯三酚衍生的多羟基苯基醚类成分:2,4,6,3',5'-五乙酰氧基二苯醚(diphlorethol pentaacetate),2,4,6,3',4',5'-六乙酰氧基二苯(bifuhalol hexaacetate),5-[2,6-二乙酰氧基4-(2,4,6-三乙酰氧基苯氧基)]苯氧基-1,2,3-三乙醚氧基苯(trifuhalol A octaacetate),1,3-双(2,4,6-三乙酰氧基苯氧基)-2-5-二乙酰氧基苯(triisofuhalol octaacetate),2,6,2',5'-四乙酰氧基-4-(2,4,6-三乙酰氧基苯氧基)-3'-(2,4,6-三乙酰氧基苯氧基)二苯醚(tetraisofuhalol decaacetate),1,3-双-[2,6-二乙酰氧基-4-(2,4,6-三乙酰氧基)苯氧基]-2,5-二乙酞氧基苯(pentaisofuhalol dodecaacetate),还含赖氨酸三甲铵草酸氢酯(lysine betaine dioxalate),海带氨酸草酸氢酯(laminine dioxalate),三甲铵乙内盐(glycine betaine),γ-三甲铵基丁内盐(γ-butyrobetaine)以及褐藻酸(alginic acid)、粗蛋白、钾、碘等。
功能主治
软坚;祛痰;利尿;降压。主瘰疬;瘿瘤;高血压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 15-30g。
复方
因其藻体形如绳状,故名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壶卢
- 沙前胡
- 蛇尾草
- 水葱
- 砂仁
- 合欢皮
- 水龙
- 核桃仁
- 石斛
- 华萝藦
- 粟米
- 昏鸡头
- 苏铁
- 熟地黄
- 华无柱兰
- 水蔗草
- 水鳖
- 沙旋复花
- 沙松果
- 石楠叶
- 孩儿茶
- 旱菜
- 苏头
- 蛇地钱
- 石蟾蜍
- 石风丹
- 水黄
- 沙七
- 石山花椒
- 华南舌蕨
- 沙蓬
- 厚叶素馨
- 算盘子
- 石蟹
- 华山矾
- 莎木面
- 蛇头细辛
- 蛇头草
- 疏叶当归
- 石蚕
- 水银
- 算盘子叶
- 石刁柏
- 石栗
- 石椒草
- 华凤仙
- 石霜
- 石面枇杷
- 回回豆
- 粟奴
- 忽布筋骨草
- 胜红蓟
- 狮子尾
- 蛇含
- 华东膜蕨
- 石蕊
- 砂茴香
- 水鬼蕉叶
- 沙枣胶
- 石决明
- 水豆瓣
- 算盘七
- 麻黄根
- 石蝴蝶
- 石青菜
- 粟米泔汁
- 肾经草
- 旱水仙根
- 石南藤
- 厚叶贯众
- 石羊菜
- 肾子藤
- 肾蕨
- 石灰
- 石荠苎
- 舒筋草
- 深山不出头
- 木防己
- 蛇含石
- 石蜐
- 华青皮木
- 砂生槐
- 莎草蕨
- 石南实
- 挖耳草根
- 石芫茜
- 核子木
- 苏土藁本
- 舒戛千里光
- 瘦风轮
- 厚叶川木香
- 露蜂房
- 石莽草
- 华中五味子
- 赤翅蜂
- 阿魏侧耳
- 玉簪花
- 大狗尾草
- 大叶狼豆柴
- 大叶楠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