番荔枝根
《中华本草》:番荔枝根
拼音注音
Fān Lì Zhī Gēn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番荔枝科植物番荔枝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nnona reticulata L.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落叶小乔木,高3-5m。多分枝,树皮薄,灰白色。叶互生,排成两列,椭圆状披针形或长圆形,长6-17cm,宽2-7cm,先端急尖或钝,基部阔楔形或圆形,下面苍白绿色。花单生或2-4朵聚生于枝顶或与叶对生,长约2cm,青黄色,下垂;萼片3,三角形,被毛;花瓣6,2轮,外轮花瓣狭而厚,肉质,长圆形,内轮花瓣鳞片状;雄蕊多数,密生;心皮多数,长圆形,无毛,各具1胚珠。果实由多数易于分开的心皮相连成聚合浆果,呈圆球形或心状圆锥形,直径5-10cm,黄绿色,被白色粉霜。花期5-6月,果期6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现全球热带地区均有栽培。资源分布:我国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等地有栽培。
化学成分
根和皮含樟脑(camphor),龙脑(borneol),紫堇定碱(corydine),异紫堇定碱(isocorydine),番荔枝碱(anonaine),海罂粟碱(glaucine),鹅掌楸碱(liriodenine),β-谷甾醇(β-sitosterol),左旋贝壳杉16-烯-19-酸(kaur-16-en-19-oicacid)等。根含番荔枝碱,网叶番荔枝碱(reticuline),鹅掌楸碱,白兰花碱(michelalbine),10-羟基番荔枝碱(anolobine),多鳞番荔枝酮(squamolone)。
性味
苦;寒
归经
大肠经
功能主治
清热;解毒。主热毒血痢
用法用量
内服,煎汤,5-10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食盐
- 三品一枝花
- 方叶五月茶
- 梵天花
- 梵天花根
- 蜀葵子
- 蜀葵根
- 牛筋条
- 牛西西
- 牛角藓
- 牛耳枫
- 独叶山兰
- 牛鼻栓
- 鸟巢菌
- 五除叶
- 山慈姑花
- 稻谷芒
- 硇砂
- 蟾头
- 牛戳口
- 稻芽
- 牛心果
- 五星蒿
- 菖蒲叶
- 尾花细辛
- 凤眼果壳
- 白马骨
- 佛手柑根
- 跌打老
- 蟾酥
- 枫柳皮
- 牛奶树
- 滇南千里光
- 耐冬果
- 独龙
- 牛奶莓
- 豆麻
- 草本水杨梅
- 稻草
- 浮小麦
- 娃娃鱼
- 百合花
- 钓竿柴
- 牛蒡
- 牛角腮
- 椴叶独活
- 岩泽兰
- 白鸡肫
- 闹狗药
- 短柄枹栎虫瘿
- 番石榴果
- 短穗兔耳草
- 尾叶山柑
- 鲨鱼翅
- 浮萍
- 番荔枝
- 蛇退
- 糯米团
- 白鱼尾果
- 酸浆
- 酸模叶橐吾
- 草灵芝
- 匐地龙
- 钓兰
- 百解马兜铃
- 短瓣女娄菜
- 短枝六道木
- 茶油
- 白鱼尾
- 莼菜
- 沙地柏
- 鲥鱼
- 五叶壁藤
- 盾翅藤
- 短萼蜂斗草
- 榧根皮
- 短柱梅花草
- 蝶毛菌
- 草石蚕
- 南瓜根
- 藏菌陈
- 百脉根
- 短柄忍冬
- 蚌花
- 东北埃蕾
- 石龙芮子
- 草龙根
- 复叶耳蕨
- 马刀
- 盾叶莓
- 马鞭草
- 化香树叶
- 旱芹
- 肾精子
- 莸
- 火焰兰
- 红娘子
- 楮皮间白汁
- 腊梅花
- 野胡萝卜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