旋花苗
《中华本草》:旋花苗
拼音注音
Xuán Huā Miáo
英文名
stem and leaf of Hedge Glorybind
出处
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双子叶植物药旋花科植物篱天剑的茎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lystegia sepium (L.) R. Br.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。全株不被毛。茎缠绕,有细棱。叶形多变,叶片三角状卵形或宽卵形,长4-10cm,宽2-6cm,先端渐尖锐尖,基戟形或心形,全缘或基部稍伸展为具2-3个大齿缺的裂片。花单生叶腋;花梗长达10cm,有细棱或有时个狭翅;苞片2,宽卵形,先端锐尖;萼片5,卵形;花冠通常白色或有时淡红色或紫色,漏斗状,冠檐微裂,雄蕊5,花丝基部扩大,被小鳞毛;子房无毛,柱头2裂。蒴果卵形,长约1cm为增大的宿存苞片和萼片所包被。种子黑褐色,长约4mm,表面有小疣。花期6-7月,果期7-8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40-2600m的路旁、溪边草丛,农田边及山坡林缘。资源分布: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。
药理作用
全草煎剂对家兔因食饵及肾上腺素引起的高血糖有降血糖作用。
性味
辛;微甘;微苦;平
归经
脾;肾经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。主丹毒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10-15g,或捣汁。
各家论述
1.《本草拾遗》:根苗捣绞汁服之,主丹毒,小儿热毒。2.《国药的药理学》:为利尿药,治糖尿病。3.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治肚痛,胃痛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旋花苗
拼音注音
Xuán Huā Miáo
出处
《本草拾遗》
来源
为旋花科植物篱天剑的茎叶。
原形态
植物形态详"旋花"条。
药理作用
全草煎剂对家兔因食饵及肾上腺素引起的高血糖有降血糖作用。
性味
①《纲目》:"甘滑微苦。"
②《湖南药物志》:"叶微辛。"
功能主治
①《本草拾遗》:"根苗捣绞汁服之,主丹毒,小儿热毒。"
②《国药的药理学》:"为利尿药,治糖尿病。"
③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"治肚痛,胃痛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或捣汁饮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细叶刺针草
- 中华胡枝子
- 莲须
- 观音苋
- 猴樟果
- 楮茎
- 柞木枝
- 火腿
- 蒺藜
- 蓖麻蚕
- 穗花杉叶
- 匙叶龙胆
- 大驳骨
- 狭叶荨麻
- 木通根
- 黄龙藤叶
- 蜜蜡
- 九管血
- 十姊妹
- 杜楝
- 天山花楸
- 野薴麻
- 丝绵
- 紫椴
- 鳞瓦韦
- 云南野砂仁
- 弹裂碎米荠
- 球花党参
- 梨枝
- 合掌草
- 甘青铁线莲
- 山杨树皮
- 山楂根
- 地瓜子
- 青兰
- 酒糟
- 马铃根
- 镰形棘豆
- 白鱼尾果
- 梓木
- 龙须眼子菜
- 覆盆子
- 生瓜
- 吊干麻
- 乌苏里瓦韦
- 接骨木根
- 土大香
- 黄樟
- 小黄鼠狼
- 水翁叶
- 兰花
- 波罗蜜
- 芒茎
- 毛青杠
- 红薯细辛
- 树锦鸡儿
- 岩豇豆
- 大泡通叶
- 千年耗子屎种子
- 偏花黄芩
- 多刺绿绒蒿
- 白垩铁线蕨
- 泡桐木皮
- 幼油草
- 贴骨散
- 束花石斛
- 耳叶排草
- 腊梅
- 铜骨七
- 华风车子根
- 灰钉
- 芦花
- 鸭脚黄边
- 树刁
- 荷包牡丹根
- 钩栗
- 苦夭
- 枇杷
- 保山附片
- 凤凰衣
- 胡桃花
- 鹅不食草
- 山扁豆
- 无腺橉木
- 钓樟根皮
- 香槁树
- 黄花菜
- 漆大姑根
- 野牡丹子
- 土槿皮
- 相思子根
- 扛板归根
- 牛角腮
- 水折耳
- 绣球花
- 黄金凤
- 雀卵
- 半边山
- 铜脚威灵仙
- 旋花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