旋花苗
《中华本草》:旋花苗
拼音注音
Xuán Huā Miáo
英文名
stem and leaf of Hedge Glorybind
出处
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双子叶植物药旋花科植物篱天剑的茎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lystegia sepium (L.) R. Br.采收和储藏:夏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。全株不被毛。茎缠绕,有细棱。叶形多变,叶片三角状卵形或宽卵形,长4-10cm,宽2-6cm,先端渐尖锐尖,基戟形或心形,全缘或基部稍伸展为具2-3个大齿缺的裂片。花单生叶腋;花梗长达10cm,有细棱或有时个狭翅;苞片2,宽卵形,先端锐尖;萼片5,卵形;花冠通常白色或有时淡红色或紫色,漏斗状,冠檐微裂,雄蕊5,花丝基部扩大,被小鳞毛;子房无毛,柱头2裂。蒴果卵形,长约1cm为增大的宿存苞片和萼片所包被。种子黑褐色,长约4mm,表面有小疣。花期6-7月,果期7-8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40-2600m的路旁、溪边草丛,农田边及山坡林缘。资源分布: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。
药理作用
全草煎剂对家兔因食饵及肾上腺素引起的高血糖有降血糖作用。
性味
辛;微甘;微苦;平
归经
脾;肾经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。主丹毒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10-15g,或捣汁。
各家论述
1.《本草拾遗》:根苗捣绞汁服之,主丹毒,小儿热毒。2.《国药的药理学》:为利尿药,治糖尿病。3.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治肚痛,胃痛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旋花苗
拼音注音
Xuán Huā Miáo
出处
《本草拾遗》
来源
为旋花科植物篱天剑的茎叶。
原形态
植物形态详"旋花"条。
药理作用
全草煎剂对家兔因食饵及肾上腺素引起的高血糖有降血糖作用。
性味
①《纲目》:"甘滑微苦。"
②《湖南药物志》:"叶微辛。"
功能主治
①《本草拾遗》:"根苗捣绞汁服之,主丹毒,小儿热毒。"
②《国药的药理学》:"为利尿药,治糖尿病。"
③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"治肚痛,胃痛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或捣汁饮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野菱根
- 伏毛山豆根
- 老鸦柿
- 蛇附子
- 水金凤茎叶
- 柿木皮
- 罗望子
- 欧当归
- 青粱米
- 吉笼草
- 新疆香堇
- 墙草根
- 芒叶小米草
- 榕树叶
- 西河柳
- 笔仔草
- 过山青
- 蟹壳
- 走游草
- 虎皮楠
- 黄花菜子
- 檀根
- 紫玉簪根
- 血见愁
- 苔垢菜
- 萍蓬草根
- 风箱树花
- 繁缕
- 霜红藤
- 小果蕗蕨
- 豨仙草
- 升药
- 香花菜
- 血见愁老鹳草
- 粉条儿菜
- 鸦葱
- 小扁草
- 荠薴
- 火秧竻蕊
- 蝴蝶果
- 王瓜子
- 澜江百合
- 山枇杷
- 寻骨风
- 鸡头
- 皮哨子
- 九管血
- 风花菜
- 黑骨蕨
- 总状土木香
- 杜鹃花果实
- 一匹草
- 披散糖荠
- 鸡腰果
- 枫香脂
- 斑鸠菊
- 大毛红花
- 决明子
- 三楞筋骨草
- 羚羊肉
- 青海防风
- 蒲圻贝母
- 猴闼子
- 参须
- 玉蜀黍根
- 落花生
- 马肠薯蓣
- 钩栲
- 破布叶
- 唇香草
- 长毛风毛菊
- 兰花石参
- 地棠花
- 鸭皂树根
- 蜘蛛抱蛋
- 紫背天葵草
- 穿山龙
- 黑血藤
- 狗枣子
- 树扁竹
- 鸭舌头
- 黄连
- 风毛菊
- 鳙鱼
- 藏青杠
- 玉簪
- 绿茎槲寄生
- 野辣烟
- 柏子仁
- 桂子
- 短毛熊巴掌
- 蝴蝶花
- 石耳
- 鳕鱼
- 天雄
- 南枳椇
- 桑根
- 螃蟹脚
- 清风藤
- 绵羊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