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星草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星星草
拼音注音
Xīnɡ Xinɡ Cǎo
别名
画眉草、蚊子草
来源
禾本科画眉草属植物大画眉草Eragrostis cilianensis (All.) Link、画眉草E. pilosa (L.) Beauv.和小画眉草E. poaeoides Beauv.的全草,其花序亦可药用。全草夏秋采收,花序在花期采,洗净切段,晒干。
性味
全草:甘、淡,凉。
花序:淡,平。
功能主治
全草:疏风清热,利尿。用于膀胱结石,肾结石,肾炎,肾盂肾炎,膀胱炎,结膜炎,角膜炎。
花序:解毒,止痒。用于黄水疮。
用法用量
全草3~5钱;花序外用适量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星星草
拼音注音
Xīnɡ Xinɡ Cǎo
出处
《全展选编·皮肤疾病》
来源
为禾本科植物大画眉草的花。
同属植物画眉草与小画眉草亦作星星草入药。
原形态
一年生草本,高11~78厘米。秆丛生,直立或自基部向外张开而上升,节下常有一圈腺体。叶片线形,长5~20厘米,宽3~6毫米,上面粗糙,下面无毛;叶鞘短于节间,具纵脉纹,脉上生有腺体,鞘口有柔毛;叶舌膜质,长约1毫米。圆锥花序长圆形或金字塔形,长7~20厘米,分枝粗壮,单生,小枝及小穗柄上均具有黄色腺体;小穗长4~10毫米,宽2~3毫米,暗绿色,老时色变淡,呈蓝紫色;颖片先端尖,近于相等或第一颖稍短,具脉;外稃侧脉显着,先端稍钝,内稃宿存,长约为外稃的3/4,脊具微细纤毛。颖果圆球形,径为0.5毫米左右。花果期7~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丛林下、路旁、空旷地区。分布我国东北和华北,南延至广东和西南地区。
功能主治
治脓疱疮(黄水疮):星星草花朵,炒黑存性,研细,用香油调成糊状,涂患处。每日一次,连涂3~5次,皮肤即发干,逐步恢复正常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黑皮青木香
- 中南星
- 紫八宝
- 灌木蒲桃
- 云南柴桂
- 菘菜
- 竹凌霄
- 木麻黄
- 硬皮马勃
- 红葵
- 硬皮褐层孔菌
- 大花细辛
- 凤眼果
- 獐骨
- 紫珠
- 云南仙人掌
- 北丝石竹
- 石枣子
- 雪乌
- 蒴藋
- 水椎木
- 野西瓜苗子
- 巴东岩白菜
- 红茴香叶
- 土党参
- 算盘子叶
- 素馨花
- 土圞儿
- 柠条籽
- 水虾草
- 药芹菜根
- 半边藕
- 胡黄连
- 海螺壳
- 青酒缸
- 野鸦椿皮
- 胡颓子叶
- 杯苋根
- 胡萝卜
- 华卫矛
- 米面蓊叶
- 红直当药
- 荨麻
- 十两叶
- 土半夏
- 辉葱
- 母猪藤
- 木姜子根
- 蟾蜍肝
- 细叶卷柏
- 火炭母草根
- 千金藤
- 油茶
- 野杜仲果
- 深红龙胆
- 土沉香
- 米油
- 水晶花
- 黄杨
- 斑唇马先蒿
- 木竹子油
- 红毛五加皮
- 光刺长突球
- 刀豆
- 催乳藤
- 球果藤
- 杜鹃花
- 肥皂核
- 高山柏
- 大泡通皮
- 肾萼金腰
- 菊花参
- 海鹞鱼肝
- 广州山柑
- 铧尖草
- 橄榄核
- 公鱼
- 牛蹄甲
- 接骨木根
- 荚蒾
- 尖刀苦马菜
- 鸡腿蘑
- 梧桐
- 鸡矢藤
- 麂子草
- 鸬鹚肉
- 马尾连
- 了哥王根
- 柿花
- 铁罗汉
- 绵阳岩白菜
- 小金樱子
- 偏叶白齿藓
- 通骨消茎叶
- 枇杷
- 无患子
- 盐蛇
- 牙新渊
- 小赤麻
- 西藏花椒种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