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红蒜根
《中华本草》:小红蒜根
拼音注音
Xiǎo Hónɡ Suàn Gēn
别名
红葱头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阿鸢尾科植物红葱的鳞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leutherine plicata Herb.采收和储藏:秋、冬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红葱 多年生草本,高多达60cm。鳞茎卵圆形,长约5cm,直径2-2.5cm,鳞片肥厚,紫红色,无膜质包被。根柔嫩,黄褐色。叶互生;叶片宽条形或被针形,长25-40cm,宽1.2-2cm,先端渐尖,基部抱茎,有4-5条主脉平行而突出。花茎高30-40cm,上部有3-5分枝,分枝处有叶状苞片,条形,长8-12cm,5-7mm;伞形花序状的聚伞花序生于花茎枝顶;花下有典形膜质苞片2;花被片6,白色,排成2轮;雄蕊3;子房下位,长椭圆形,3室,花柱先端3裂。花期6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云南各地常见栽培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西、云南等地。原产西印度。
性味
甘;辛;微温
功能主治
养血补虚;活血止血。主体虚乏力;头晕心悸;关节痛;跌打肿痛;咯血;吐血;衄血;崩漏;外伤出血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;研末,1g;或泡酒。外用:适量.捣敷;或研末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太白韭
- 小羊桃
- 野槟榔
- 黄荆
- 天竺桂
- 小麦麸
- 卵叶贝母
- 芒
- 大黄蜂子
- 绿南星
- 红陈艾
- 蜡瓣花
- 蕨
- 石菖蒲花
- 楮叶
- 红辣树根
- 自扣草
- 金老梅叶
- 厚皮香花
- 小毛蓼
- 穿地龙
- 薏苡叶
- 土八角
- 鸭肪
- 大沙叶
- 大蝎子草
- 小花梾木
- 戴星草
- 水胡满
- 普洱茶膏
- 红毛蛇
- 南藤
- 猪毛参
- 衣鱼
- 水胡满根
- 土人参叶
- 樗鸡
- 对叶林
- 楮实
- 棉团铁线莲
- 香蕉
- 黑蒿
- 蚕砂
- 云南双盾木
- 苎花
- 香蕉弄蝶
- 香茹
- 仙茅参
- 大黄
- 香青
- 人指甲
- 细竹蒿草
- 黄耆茎叶
- 牛背鹭
- 光叶密花豆
- 牦牛胆结石
- 野辣蓼
- 蒺藜
- 虎石头
- 上天梯
- 丁香枝
- 柏勒儿茶
- 海鹞鱼胆
- 香豆蔻
- 香菊
- 南赤瓟
- 小对叶草
- 鳕鱼骨
- 野山芝麻
- 血人参
- 南瓜藤
- 瓠子
- 香艾
- 厚叶子树
- 团叶槲蕨
- 毛罗勒
- 石莽草
- 小花酸藤子
- 水飞蓟
- 川层草
- 奇蒿
- 李树胶
- 华南鳞盖蕨
- 肾经草
- 干贝
- 新疆延胡索
- 石楠
- 车桑仔
- 密纹薄芝
- 鱼尾葵叶
- 毛梾枝叶
- 黄藤
- 芸香
- 打箭菊
- 虾壳钱
- 老虎须
- 都咸子树皮
- 赤小豆花
- 南方红豆杉
- 毛足铁线蕨